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人物名片
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副主任,江池镇关塘村驻村第一书记
陈力行
·关塘村简介·
关塘村位于江池镇东南部,是江池镇的“后花园”。村落梯田富集、呈片状分布,古民居、民俗文化保存较好,是国家民房建设管理试点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先导村、市传统村落。
2023年5月,我受单位委派到江池镇关塘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来,我带领驻村工作队成员,围绕“牢底线、增动力、惠民生”思路,着力提升村集体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关塘村乡村振兴取得较好成效。
狠抓帮扶牢底线
驻村之初,为了全面掌握村情,更好地开展工作,我第一时间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在两周内遍访了全村在家的56户村民,电话联系了外出的115户,深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随后召开3次社员大会、9场院坝会,全面掌握全村产业发展现状、林地土地等资源情况,做到社情民意了然于胸。
在全县开展的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百日攻坚行动中,我带领队员们开展常态化走访脱贫户并制定相应帮扶政策,将1户脱贫户纳入低保兜底助其年增收19200元,1户监测户纳入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助其年增收10200元。并扎实开展乡村基层治理,制订了群众反映问题台账,逐户开展人居环境检查,化解矛盾纠纷、民工工资等实际问题,带领村民整治撂荒地120亩。
同时,我积极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开展“暖冬帮扶”行动,同县财政局和镇里的干部职工一起,向50多名福利院老人、特困户和留守儿童等捐赠闲置衣物120余件,成功帮助了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多措并举兴产业
关塘村有着全镇最美、最原始的梯田和独具特色的民居。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我们坚持走农文旅融合发展路线,持续加强村里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建设,通过“农业产业+风土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去年,我们成功举办了2023年市少年宫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陪孩子们一起开展掰玉米、喂牛羊、看演出、学知识等活动。去年,我们村成功获得了“重庆市传统村落”“市青少年宫校外研学实践营地”授牌,全年实现旅游收入8万余元。
同时,为了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我带领村支两委确立了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发展方向,培育了2名新农人,以“新农人+村集体+农户”的方式,种植了中药材“前胡”80余亩,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收益的30%用于村民的读书补助、大病救助等。
此外,我还积极争取到了县财政局返还藕鱼基地项目指标48万元和乡村振兴局东西协作捐赠资金20万元,并对接县国资中心、文旅集团开展“深化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成功打造了1个关塘河院落示范点,并获评全县2023年度“和美院落”称号。
躬身实干暖民心
“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的关注焦点,也是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在驻村期间,我深度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难题,以“爱心食堂建在家门口、乡村老幼吃上热乎饭”为目标,通过整合现有场地资源、制订食堂安全规范、明确物资换餐标准等,成功打造了“青红食堂”,目前已累计为380余名老幼提供用餐服务。
同时,我还组织驻村干部、返乡学生成立志愿小队,创新开展“乡村美团”送餐、送服务工作,累计为高龄、失能老人送餐70余次,群众“饭”难已不再犯难,我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外卖书记”。今年,“青红食堂”还被评为全县示范幸福食堂,“青红食堂”现已成为全村关爱“一老一小”的重要平台,受到了村民和外出人士的一致好评。
为了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我还积极推动成立了“青红服务站”和“家庭关爱互助点”,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项目未付工资等15个问题,帮助脱贫户和新农人销售蜜柚、生猪等2500余公斤,助力增收近2万元。
此外,我还组建了“五跨协同”党员战斗队,开展应急救援、清理垮塌路石、帮助群众秋收等志愿活动,成功将村二组和三组的自来水水源从河沟水改为井水,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升。并多次举办“我们的节日”活动,邀请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一起打糍粑、包饺子、庆佳节等,为他们过“集体生日”,这些活动也受到村上老幼的热烈欢迎。
今后,我将围绕“强党建、抓基础、兴产业、换面貌、提队伍”的工作思路,发扬“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善作善为”的财政精神,笃定“说关塘话、干关塘事、做关塘人”的创业决心,不忘初心、埋头苦干,奋力把关塘村建设成为新时代宜居宜业、村强民富的和美乡村。
记者:邓军杰
编辑:王洁、彭荣庆
编审:段敏
副总编:张博铭
总编辑:周雄兵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打击新闻敲诈假新闻专项行动举报电话:7060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