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人物名片
县妇女儿童服务中心主任,虎威镇香岩村驻村第一书记。
罗妩霞
·香岩村简介· 香岩村位于丰涪两(区)县三乡交界处,是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村以蛋鸡、菜头、蚕桑、玉米等为主导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该村先后获得“重庆市第二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重庆市第三批美丽宜居乡村”“丰都县经济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2023年5月,我被派往虎威镇香岩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一年的驻村工作中,我从急难愁盼的事干起,找准致富法子、蹚出发展路子,团结村两委干部,与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答卷”。
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便是心安。如今,从最初的不安到现在的驻村工作步入正轨,我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倍加珍惜这宝贵的“从零开始、向下生长”的机会,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多向农民群众学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有根系的人,做根本的事,逐梦乡村振兴。
罗妩霞帮脱贫户养蚕
以党建为引领 推进队伍建设
翻开我的驻村工作日记本,映入眼帘的是“主要职责任务”几个黑体字,以下排在第一行的便是“建强村党组织”。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抓好党员、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三支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抓实党员队伍建设。以主题教育为党员“充电”赋能,开展各类学习、志愿服务10余场次,如送学上门、春耕助农、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
抓好驻村工作队管理。严守驻村工作纪律,在村干部面前树好榜样。我制定了《香岩村驻村工作队2023—2024年驻村帮扶工作要点》,每月按时与队员一起编印驻村工作简报,记录驻村工作队工作动态,目前已编印12期。
罗妩霞入户走访
同时,抓细村干部能力提升,细化村干部岗位职责,并做到分工不分家、搭台不拆台;对村干部开展公文格式、公文写作、规范办会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手把手传授经验,以提升村干部业务能力。一年来,我还组织村干部前往社坛镇大堡革命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传承革命精神,在缅怀中提升党性修养,在传承中砥砺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
为民办事服务 资源链接到村
百姓事无小事,把村民的事办实、办好,得到村民的认可,就是驻村工作队努力的方向。为此,我和队员们驻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解决村民急难愁盼放在工作重中之重。
罗妩霞辅导留守儿童学习
刚到村上,村民们就向我强烈反映:“能不能给大家安装一套户外健身器材。”我下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村上争取健身器材多年,最后却由于某些原因遭搁置了。于是,我向多个部门进行了咨询,最后打听到县文旅委有公益健身器材项目。
通过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终于向县文旅委争取到了健身器材,并于2023年10月8日运送到村里。安装时,围观的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说:“现在村里安了健身器材,以后大家就可以天天来这里健身了。”投入使用后,此处果然成为村民健身锻炼的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帮助村委协调划拨到金鸡项目2023年利益联结收益18万元;并用活村产业发展资金,与科甲养殖有限公司、旺满有机肥料公司、祥瑞土鸡股份合作社嫁接,每年可获得6.6万余元收益;同时为村两委争取到县妇联2万元工作经费。
一年来,我们协助村两委培育新农人13名,涵盖种养殖、粮食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以“富民贷”“愉快助农贷”等为载体,帮助新农人申请财政全额贴息贷款,缓解新农人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发动身边同事、朋友购买农产品,帮助村民销售西瓜、鸡鸭鹅及禽蛋等。
村民砍收菜头(资料图片)
融入广大村民 与村民交朋友
驻村一年来,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和群众一样的人。
为了和村民们打成一片,我从第一次摘蚕茧、第一次掰玉米棒子、第一次栽菜秧开始学做农活,慢慢地,我明白了村民们的行话,比如菜头长得好叫“封林”、水稻成熟叫“吊钩”,还懂得了白露后该撒播榨菜种子、惊蛰时该捏玉米肥球这些不违农时的“大学问”。
在与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村民非常可爱、可亲,憨厚淳朴。记得我第一次去香岩村二组召开院坝会,当我用丰都话自我介绍时,有位老大爷没听清,睁大眼睛反问:“什么,你叫罗卜霞呀?”大家哄堂大笑起来。我调侃道:“爷爷,勒会萝卜不暇哦,甜得很,我叫罗—妩—霞。”一个小小的玩笑,立马拉近了我和村民之间的关系。
类似令我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热情往我衣服荷包里塞米花糖的张大姐,隔着老远大喊罗阿姨跑过来抱着我的小朋友,顶着烈日就为送还一把雨伞的余大爷……
去年玉米成熟时节,很多村民凌晨2~3时就得起床去地里掰玉米棒子。村委办公楼前有一块水泥坝子,附近村民都会来这里用机器脱粒玉米、晾晒玉米。谁家脱粒玉米时,其他村民都会主动过来帮忙,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和大家一起用撮箕撮玉米棒子,并将脱粒的玉米就地摊开晾晒。
秋收的夜晚,大家头戴电筒一起用机器脱粒玉米的热闹场面,让我真切感受到“一家有事、大家帮忙”的邻里团结和守望相助。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收获了和村民的深厚感情。
记者:李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