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刘剑察看油菜新品种长势
记者 李达元
“近几年,我家种植的大豆、玉米、榨菜等农作物,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增收,得感谢刘老板的合作社提供全程化服务。”近日,仁沙镇永坪寨村村民周晓军说。
周晓军说的“刘老板”叫刘剑,现已51岁。2008年,刘剑把周边村组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了丰都县鸭子坝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咨询等服务,走出了一条社会服务、产业融合、互利共赢之路。
把村民组织起来拧成一股绳
“稻谷不好卖,遭收购商压级压价不说,还克扣斤两。”“虫子太猖狂,把大豆叶片都吃了。”“买到了劣质种子,今年的收成肯定减产。”这是村民们聚在一起时经常谈及的话题。
刘剑在一旁总是默默地听着,虽然从不参与,但身为村民中的一员,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中,他也经常会遭遇类似的问题。而每每这时,他便陷入了思考。通过查问题、找原因,他觉得这是村民在农业生产上单打独斗,种植规模过于“小、零、散”造成的。
“于是我就想,只有把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家拧成一股绳抱团发展,才能破解这些问题。”刘剑说,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乡亲们后,立马得到大家的赞成。
2008年,一个以村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的专业合作社,在永坪寨村二组正式挂牌成立。村民们一致推举刘剑为合作社负责人。从此,合作社担负起了为村民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销售农产品的职责。
“我们种植什么、怎么种,都由合作社说了算,而且合作社保证我们的收入不比以前少,这好比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增强了大家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二组村民杨树权说。不仅如此,村民们采收的稻谷、玉米等粮食,合作社承诺以高于当地市场价收购。
围绕村民增收开展技术推广
“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仅玉米产量不会下降,反而大豆也有产量,与玉米和大豆单种,产量大有不同,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总产量,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率。”这是刘剑以合作社名义邀请县农技服务中心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推广技术服务时说的话。
2023年,在合作社的大力推广下,永坪寨及周边村组共计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200余亩,不仅玉米亩均产量达到550公斤以上,大豆亩产量也在120公斤左右。
“我家3亩地,以前单种玉米,可收1500公斤籽粒。去年,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虽然玉米产量相差不大,但是多收了300公斤大豆,这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收入。”杨树权说。
为了让村民多增加收入,刘剑的合作社还积极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涪陵农科所合作,利用合作社土地开展玉米、大豆、油菜等10余个新品种农作物试验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示范带动周边100余户村民种植新品种农作物。
“近几年来,我家种植的玉米、大豆、油菜等农作物,都是选用合作社提供的新品种,通过试验对比,新品种比传统品种增产10%左右,而且品质更好。”村民谭永明说。
刘剑介绍,合作社还向村民推广青菜头套种油菜技术,实践证明,青菜头亩产量不仅高达2吨以上,每亩油菜还收油菜苔75公斤、油菜籽130公斤,比单种青菜头多收入800元左右。2023年下半年,合作社已在周边村组推广青菜头套种油菜面积600余亩。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
从2022年开始,在刘剑带领下的合作社积极争取县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实现有效机耕农田10000亩,不但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难题。
“近两年来,我家的田地都是请合作社帮忙翻耕和播种的,合作社只收取油钱和少量服务费,把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干其他的事。”杨树权说。
目前,合作社购置了包括耕种收在内的农机,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覆盖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同时购置了无人机,在玉米、水稻、油菜、青菜头等农作物生长期进行飞防作业,极大地降低了村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农机服务被越来越多的村民接受。
“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逐渐老龄化,土地向大户集中,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不可能所有村民都买农机设备,成本上划不来,而合作社提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恰好能解决这些问题。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农机也走向‘共享’服务了。”刘剑说。
刘剑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继续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销、管”全链条、一站式机械化服务,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托管或半托管服务,推动农业走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从而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户与合作社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