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冉敏给学生上课
冉敏课后辅导学生
记者 邓军杰
“做幸福的教育者,投身幸福的教育”这是包鸾镇中学英语教师冉敏常说的一句话。自2018年到包鸾镇中学任教至今,这位年轻的90后教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5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用勤奋踏实、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职业绽放得绚丽多彩。
立志有所作为
浓眉大眼,见人一脸微笑;大方朴实,让人觉得亲切……近日,记者走进包鸾镇中学见到冉敏时,这是她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1991年出生的冉敏是重庆忠县人,2013年从四川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便一直从事教育行业,2018年,她通过教师编制考试,成为了包鸾中学的一名英语特岗教师。
作为英语老师的她,刚开始一堂英语课下来,她发现40人的班级里只有十几个孩子能听懂,学生基础薄弱、专业英语教师缺乏等问题,冉敏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
“刚来到这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班里好多学生连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基础非常薄弱,这让我有点灰心,这样的一个班级,我是否能够上好,我心里也没底。”冉敏说,后来自己才了解到,有的孩子之前是没有接触过英语的,所以基础会比较薄弱,但好在孩子们很听话,也爱学,这让自己又有了一点信心。
看着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冉敏立志要在这个乡村学校有所作为,让乡村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城里到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去,得到更多的发展。
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
冉敏常说,在如今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教育环境中,初中英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启蒙的引路人,只有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教好书、育好人,在当教师后,冉敏就十分注意加强学习,经常通过看书自学、上网查询学、向他人请教学等方式,积极学习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
“要想交给学生一碗水,那你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冉敏一直告诫自己的话。针对农村孩子对英语只会看不会说,会说不敢说的状态,她组织了形式多样而有趣的课堂活动,设计出灵活生动,交际互动的课程学习任务,比如说:英语话剧、单词接力赛、猜词游戏......同时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外语特色的精品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冉敏也始终手捧一颗爱心,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面对存在各种问题的孩子,她也会区分原因,用真爱来感化,以真情来引导,伴随着无限的耐心与尊重,促进他们一点一滴地成长,实现“趋好”发展。
冉敏曾经教的班里有个有名的“捣蛋鬼”,行为习惯极差,性格孤僻,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趴在桌上睡觉,对此,冉敏非常担忧。于是,冉敏觉得自己有必要进行一次家访。在了解到情况后,冉敏便为他制订了一套特殊的学习计划,于是,冉敏在学习上经常辅导他,在生活上经常关心帮助他,还带动班里的其他学生一起帮助他。在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帮助下,一个学期过后,“捣蛋鬼”完成了一场华丽的变身,学习变得刻苦认真了,班上工作变得主动了,和同学有说有笑了,成绩也慢慢的提升了起来。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采访时,记者获悉,冉敏一直都在农村任教,每当她看到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简陋,家长辅导学生少,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时,心里十分焦虑。为改变这种状况,冉敏做到每上一节课,对学生课后做的作业,都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把不过关的学生记下来,挤出时间,一个一个地单独辅导,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每一名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听懂弄通、会做为止。
此外,冉敏还鼓励学生形成紧密的互助小组,每个小组由各个层次的学生组成,组内组外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教授知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相互提升、共同成长。
“互助学习法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效果非常好。”包鸾中学校长刘建平介绍,这种方法为学校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竞争中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取得了卓越的学业成绩,她是乡村教育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冉敏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外语特色的精品课堂。为了真正落实“双减”,让学生们轻松学习,每次课后作业都是精心设计,做到多样性、分层式,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她的课后作业设计方案也荣获了县级一等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冉敏凭着一颗爱心、恒心、进取心,辛勤耕耘,努力工作,喜获硕果,也赢得了学生、家长、同行的一致好评。
“冉老师对待我们如朋友一样,特别的好。她的英语学科也让我们特别的感兴趣,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让我们的成绩提高了很多。”学生张婷婷说。
面对学生、同事、领导的夸奖,冉敏总是一笑而过,她深知所有的成绩都属于过去,明天依旧任重道远。“今后,我将将深深扎根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中,砥砺前行,以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高效率的务实推进,勤恳沉稳,不断汲取营养,奋力追赶超越,服务学生,回报社会。”冉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