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社坛镇的‘水龙祈雨’祭祀习俗,整个活动由“募钱量”、扎制水龙、祭祀和巡游四个部分组成,既是祭祀仪式,也是一种民间龙舞表演,集器乐、舞蹈、杂技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艺术,经过数百年的沿袭,成为极具研究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龙祈雨在庙会上表演
由祭祀习俗
演变为民俗艺术
社坛镇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求雨活动。相传古代神话中,土地神叫“社”,农作物之神叫“稷”。在农业灌溉、排泄技术欠发达时代,农业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大家能不能有食物吃,“社”和“稷”说了算。因而,在现在的社坛镇一带,人们常常设“社稷坛”,祭祀土地神与农作物之神后稷,久而久之,人们把设立“社稷坛”的地方取名为社坛镇。
新中国成立前的社坛镇一带,每逢大旱年,“水龙祈雨”祭礼活动颇为盛行。当时,有一个叫李光臣的农民,是该项活动的组织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加大,以及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各种灾害天气,科学抗旱抗灾,逐渐摒弃了这一习俗。但是,“水龙祈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却被保留下,演变成了人们娱乐健身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李光臣还把该项舞龙表演活动传授给儿子李全文。
如今,李全文已是84岁高龄,他告诉记者:“自己13岁时开始跟父亲学习玩龙打锣,自父亲过世后就自己组建7人,继续玩龙打锣,并在玩龙时对其他徒弟进行指导与培训。”
“虽然我已年老,但每逢过年过节,我还坚持带领全体龙队在社坛镇街上举行玩龙、打锣游行等社会公益性活动。2010年,我带领社坛龙队参加过县上的舞龙比赛。”李全文说。
宛如一条
正在兴云布雨的真龙
李全文介绍,“水龙祈雨”的内容主要分为祭祀和龙舞表演。整个活动由“募钱量”、扎制水龙、祭祀和巡游四个部分组成。“募钱量”,即分头向各村各户募集财物,各家可视自己的情况而定,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有物的捐物,家中什么也没有的,一般也不强求,就算拜拜水龙也可以,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民俗的“人本”理念,重要的是大家都参与,共同抗击天灾。新中国成立后,“水龙祈雨”保留了民俗文化表演,“募钱量”这一部分已不存在。
“而扎制水龙却是必不可少,水龙长20米左右,直径30厘米,用篾条编制身筒子,全身再覆盖新鲜的杨柳枝条,看上去就是一条生机勃勃的绿龙。龙扎好后还要供奉在当地祠堂里,每日以清水浇之,直到仪式开始的那一天。叶子保持得越新鲜,说明求雨的希望越大,所以龙供在祠堂里,专人照看,小心翼翼的养护,这一步也称之为‘养龙’。”李全文说。
李全文接着介绍,祭祀就是在祠堂门前设下祭坛,将真人装扮的鞠法真供列其上,端公先生在祭坛面前词。然后才是舞水龙,舞龙的队伍有二三十人之多,其中有打锣鼓的、有举宝的、举牌灯的、舞龙的、敲响篙的。表演者头戴斗笠,赤裸上身,下着白色短裤,赤脚行走。水龙边走边表演,时而伸直,时而盘绕,动作变化多端,翻、滚、腾、挪,宛如一条正在兴云布雨的真龙。
巡游则是在祭祀仪式过后,水龙必须到邻近的村子巡游一圈,水龙到的地方表示雨才能下到那个地方。巡游的队伍很庞大,锣鼓队在前,然后是抬着鞠法真的滑竿,再是10来人组成的响篙队伍,主要是挥舞响篙驱邪,最后才是水龙。每到一家门口,主人早知音讯,备好香烛、水桶,看见队伍来了马上双手合十行礼,然后恭敬地泼上一瓢水,水龙被泼得越湿,那下雨的希望就越大,所以即便缺水,众人在这一点上也是绝对不含糊的。接下来水龙将一直在周边地区巡游,直到求雨成功,天降甘霖,滋润万物,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才暂时告一段落。
“‘水龙祈雨’活动对舞龙者的要求很高,舞龙选手必须是身强力壮、动作敏捷的中青年男子。舞龙时,还有锣、鼓、镲、钹等民间常见器乐伴奏。‘水龙’的各种动作及动作快慢与器乐的节奏紧密配合,高潮迭起,形成了一种配乐舞蹈。”李全文说。
近年来,李全文已将“水龙祈雨”舞龙表演技艺传授给彭其等9个徒弟,同时,他本人也被推举为该项活动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记者:李达元
编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审:王 洁
值班副总编:张建华
总编辑:李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