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错落有致的房屋
绿水青山
便利的交通
冷水鱼养殖基地
冷水鱼养殖基地
欢欢喜喜庆丰年
破土而出的雷竹
□ 记者 张建华 林雪琴 郑莉
曾经的三建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吃水靠抬、煮饭靠柴、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举目四望,山高坡陡、小路崎岖、土墙瓦房,农民收入低下,生活艰难,2017年之前,全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居丰都县末位。
如今,三建乡是重庆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行示范乡镇。目之所及,产业遍地、道路宽阔、民居漂亮,俨然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画卷,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朋友纷纷感叹: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从深度贫困到先行示范,这一蝶变,得益于自2018年以来实施的“三变”改革,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成功让三建乡实现“后进”变“先进”。
土地入股
把资源变成了资产
三建乡地形“三山夹两河”,海拔从230米急剧提升至1200米,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就产业发展来说,三建乡是当时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里最差的。
“乡穷民贫,绝大多数青壮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土地荒了一片又一片。”谈及过去,三建乡蔡森坝村党支部书记杨炳树感慨万千。曾经的蔡森坝十分落后,田间地头看不到几个人。因此,他也选择外出务工,这一去,就是18年。
转机发生在2018年,经过多方多次考察探究,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三建乡实行整乡“三变”改革。
说干就干,三建乡即刻抽调专人组建专班,推行改革。心系家乡发展的杨炳树在专班的动员下,回到村里担任村干部,参与到了专班队伍中。
综合三建乡的所有情况来看,土地是最大的资源。推进改革的重要一步,就是先要让群众把土地流转出来,确权确股。在最初那段时间,很多群众因为不够了解“三变”改革,不愿意参与其中。
“我已经把我家的几亩地流转了,请大家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增收致富的大好机会。”在村动员大会上,作为党员的杨炳树首先站出来表明了态度,并和其他干部一起,耐心动员村民。村民们观念逐渐转变并接受了这件事,大家纷纷表示,与其让土地荒废着,不如一试。
就这样,专班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深入开展“进农户、查资源、话改革”行动,干部与农民群众面对面讲政策、点对点解疑惑,确保改革路上“一个都不少”。最终,在多方努力下,三建乡将5000余亩耕地作为基本口粮田,将其余1.87万亩耕地全部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
为有效“盘活”资源发展产业,三建乡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推进“三变”改革的重要支撑,新(改扩)建道路80.48公里、人行便道123公里,建设蓄水池268口、管网245公里,还实施了灌溉渠、沉沙凼等其他水系配套项目。目前,三建乡全乡公路通组通畅率、产业水系配套率均实现100%。
现在,走在三建乡,随处可见生机盎然的产业基地,以前的撂荒地都变成了能“生财”的宝地。
引入资金
产业发展有了活水
发展产业,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因发展基础薄弱,三建乡无一家规模大、资质好的龙头企业,加之产业管护资金缺乏、技术服务滞后、对接市场能力弱,乡村产业“规模小、资金少、管护弱、销售难”困局一时难以破解。
因此,针对三建乡民营资本引不来、留不住、发展不好的现状,我县探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农业合作社”多元发展模式,推动形成国有、民营共进共生的生动局面。
来到蔡森坝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给鱼儿们投食,鱼儿们争先恐后、一抢而光。
该养殖基地由重庆蔡轩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公司负责人陈大华说,他以前在其他乡镇养鱼,2017年,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蔡森坝,发现了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因土地流转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到这里搞水产养殖的想法迟迟未能变成现实。
2018年,恰逢三建乡实施“三变”改革,政府大力招商,这让陈大华看到了希望,主动联系了当地政府。最后,蔡森坝村采取以村集体和农户入股等方式与公司进行合股经营。
村集体以财政投入的产业发展资金作为股金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这样一来,困扰陈大华的土地和资金问题都解决了。
当即,公司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开工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次年建成投产,年产冷水鱼25万公斤,产值达600万元。因为鱼的品质好,2020年,蔡森坝村养殖的冷水鱼成功出口越南,首次“卖”出了国门,现在陆续还在接受国外的订单。现在,该基地每年可以为村上和村民带来近20万元的分红。
自实施“三变”改革以来,三建乡共整合财政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500万元,主要用于苗木采购、栽植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折算作为村集体持股投资。对无民营资本进入的产业,由有实力、有技术、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丰都县农发集团投资6000万元,分别与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按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共同组建1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产业管理、运营。同时,引进重庆蔡轩水产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民营企业,投入5500万元,结合实际发展柠檬、生态鱼等产业,助推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规模化经营。
如今,各村(社)产业相继投产,效益明显,全乡8个村(社区)年均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4200元增长到2022年的26.4万元。
看客变主人
农民收入节节攀升
在三建乡绿春坝村,过去有村民自行种植雷竹,但发展零零散散,效益非常低下。2018年,村上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角“三主”模式,组建了合作社,投入经济发展资金,大力发展雷竹产业。
有了合作社和村集体引路,村民们对村上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劲头十足。当时,一直致富无门的村民廖龙堂把家里3亩土地全部都入了股。
“现在好了,村上统一发展雷竹产业,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啥都不用愁。”廖龙堂满足地说,这些年,靠雷竹产业分红,不但脱了贫,还翻新了家里的旧房子,添置了家具家电。
不仅是廖龙堂,全村477户村民都入股了雷竹产业。每年,合作社按照“保底收益+‘334’比例(即农户30%、村集体30%、企业主体40%)”分红。雷竹长得好,村民们的收入“节节高”,大伙心里也乐呵。
除了股东这一身份,同村村民谢华玲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农家乐老板。
为了生计,谢华玲很早便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里打拼。但是,没有一技之长的她,务工所得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三变”改革实施后,村里产业发展红红火火。此外,自2018年起,当地政府引进企业与村集体合作,对谢华玲所在的绿春坝村保家楼进行整治和修复,昔日的“脏穷乱”成为历史。2020年,绿春坝村成功入选生态类“2020年度中国最美十大乡村”。
好风光带来发展好前景,谢华玲抓住了商机。2020年初,谢华玲回到家乡,与丈夫廖成胜一起,把自家房前屋后重新进行全面整理,利用当地土特产品,开办起“谢二妹农家乐”,如今,夫妻俩一年能在家轻松挣到10多万元。
“我们这个穷山沟如今变成了‘香饽饽’,每年有不少游客来哩,看到家乡人气这么旺,我们打心底里高兴。”谈及家乡变化,谢华玲不禁喜上眉梢。
这仅是一个缩影。“三变”改革的实施,三建乡1.14万农民变成了股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三年位居全县前列,2022年人均实现增收1079元。
如今,在“三变”改革的带动下,三建乡的农民不仅仅变成了股东,还变成了产业工人、创业者。据统计,“三变”改革为三建乡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季节性务工岗位4000个,回引近1000余人返乡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