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3月中下旬是李树开花繁盛的时节,漫山遍野一片雪白。”近日,三建乡夜力坪村青脆李种植基地,村民廖恒珍一边和10多个妇女对果园进行除草、施肥等管护,一边对记者说。
夜力坪村是三建乡发展青脆李产业的一个缩影。三建乡曾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市县相关单位的帮扶下,三建乡探索推进“三变”改革,推动全乡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特色产业助力农民增收
“村民以土地入股种植青脆李,除了获得一份股份分红收入外,还可获得一份产业保底收入,有劳力的村民,自愿到青脆李基地务工,还可获得一份务工收入。”廖恒珍告诉记者。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三建乡积极引导夜力坪、红旗寨、双鹰坝等村发展青脆李产业3200多亩,同时修通了连接村组的道路,修建产业水系覆盖率均达到100%。去年果子成熟时,三建乡举办“桃李季采摘节”鲜果促旅活动,对全乡的青脆李进行推销。
雷竹笋是三建乡另一个特色产业,该产业于2016年开始规模种植,现已栽种雷竹3500余亩。在绿春坝村的雷竹种植基地,目前还可以看到采收竹笋后留下的痕迹。
“我们种的雷竹笋,也叫冬笋,在春节前就已经采收结束了。”绿春坝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汪本莉说,冬竹笋比春笋价格高。去年,全乡雷竹笋产量达到10万公斤,实现销售额40万元。
近年来,三建乡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桃、枣、板栗等产业发展同样风生水起,其中,双鹰坝村打造的生态水果采摘园,栽种了花果桃、西梅、果桑等果树,3-4月赏花,5-7月摘果。去年,该园共计采摘花果桃等水果22吨。
良好环境助力乡村旅游
三建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村民纷纷发展乡村旅游,招来游客“赏乡村景、吃乡村饭、住乡村屋”。
花卉产业基地(资料图片)
绿春坝村便是其中的示范点。汪本莉介绍,村里利用“一事一议”政策争取资金,建设竹笋广场、整治村居环境。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民营企业帮助修缮老旧民房,打造古风文化,修建亭台楼阁、池馆水榭、花坛盆景、藤萝翠竹,带动当地村民发展民宿和农家乐。
“以前,我家是村里的贫困户,2018年乡上开始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发展乡村旅游后,我和丈夫把自家房前屋后重新进行了修整,还搭建起40多平方米的小阁楼,利用当地土特产品,开办起了农家乐。”该农家乐老板谢华玲说,经过三年多的经营,如今他们的农家乐已是小有名气。
随着绿春坝村的乡村旅游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村民纷纷选择回家,加入到开办农家乐的队伍中。截至目前,该村已开办民宿和星级农家乐20多家,有效带动当地100余村民就近就业。
“目前,村里还建成花卉苗木基地500余亩,培育花卉品种20多个,各类花卉植物2万余盆,一个颇具独特魅力的乡村自然景区初具规模。绿春坝村成功入选‘2020年度中国最美十大乡村’后,前来休闲旅游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汪本莉说。
电商产业助力农产品远销
“2022年上半年,我乡200吨竹笋、18吨花果桃、46吨青脆李、34吨鲜花椒,以及土豆等其他农产品,因为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不仅远销全国各地,在同类产品中价格也十分看好。”三建乡党委宣传委员陶晓龙说。
近年来,三建乡把解决农产品销路,作为做大做强产业的有力举措。在市县级单位的帮扶下,三建乡电商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直播带货”逐步成为新常态,消费业态由线下主导向“线下+线上”齐头并进转变,让更多的消费者通过直播了解三建、走进三建。
陶晓龙介绍,目前,三建乡及各村(社区)创建发展了“1+8”(1个乡级电商集配中心+8个村级平台服务站)的电商运营服务体系,有了这个服务体系,农产品不出村就能销售。同时,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向东南亚地区销售农产品,2020年,该乡冷水鱼首次“游”出国门。
“我乡还通过开展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品牌店铺创建,推动丰都麻辣鸡与对口帮扶区县巴南区的养鸡产业链融合,节约麻辣鸡在重庆市内宣传销售配送成本约30%。”陶晓龙表示,下一步,三建乡将充分发挥电商产业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助推区域内农产品增量提质,走上“产业+农旅”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达元
编辑:李玉婷
责编:段 敏
审核:李永生 张建华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看丰都客户端。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23-706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