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悟惑寺全景
悟惑寺山门
悟惑寺庙坝内一角
一条溪流穿过兴义场镇注入长江,当地人习惯地称溪流为泥巴溪,泥巴溪村也因此而得名。沿这条溪流逆流而上,驾车南行10余公里,一座绿荫蔽日的大山便耸立眼前。
“村民都叫它古官山。该山呈东西走向,长约1公里,高度近千米。山顶较平不成峰而为峦,因坡度较缓而成塚形状。古官山山阴脚下靠东隅有一庞大的古建筑群,这就是曾经驰名川东地区的古刹——悟惑寺。”带领记者一同前往的泥巴溪村党支部书记郑治林说。
悟惑寺背靠绿茸青山,正对北面为一小山峦,人称木鱼堡。寺庙左右前方30米处各有一口水塘,西侧水塘北、斜对山门处长有一棵两百多年树龄的黄桷树。
相关史料记载,悟惑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建在古官山山顶,名曰“古官寺”。因山顶风大易遭火灾,清康熙二十六年移建于古官山腰之龙洞处,更名为“永兴寺”。相传数年之后,有省外二地仙路过此处,仔细察看风水曰:山阴之麓正对的木鱼堡才是佛爷所在的佳地。于是于清代乾隆五十三年,由妙监和尚将寺庙再次迁建于现址,即背靠古官山、面对木鱼堡之地,名曰“悟惑寺”。同治九年,悟惑寺牌楼式结构的新山门改建在老山门左侧,光绪二年,进行寺宇大修,整个悟惑寺呈三殿、两厢、一门的四合院布局。也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悟惑寺的模样。
“听老一辈人讲,民国时期,悟惑寺拥有庙产田土300多石,有耕地25亩,田土多在兴义镇境内。有常住僧七八十人,藏经书百余卷。”郑治林说。
1941年,悟惑寺由惠凯方丈创办了国医学校,其目的是让僧人们学好文化和医术,培养佛学领导能力,打破“子孙丛林”的旧框框,改悟惑寺为“十方丛林”。新中国成立后,悟惑寺被列为原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9年夏,由丰都县文管所自筹经费,对悟惑寺安全隐患严重处进行了局部维修。
记者走进悟惑寺看到,该寺庙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禅房、左右两重配房组成。
悟惑寺建筑大部分为木结构或木石砖墙结构,前中后三重殿宇和老山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方向为北偏西15°角,系东南至西北走向。总体布局与一般传统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相似,对称布局,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两侧双重纵向布置配殿、厢房及厨房。
小青瓦,合拢瓦屋面,正脊极具南方民居特色,中部做凸字形,上留方孔,由此向两侧青瓦斜列,两头微微翘起构成弧线,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殿内原有四棱上线、光滑平整的青石柱48根,现存32根,各高6~7.5米。
“民国年间,从缅甸国引入一对汉白玉质、晶莹剔透的玉佛,佛高二尺许,成为悟惑寺内的镇寺之宝,吸引香客争先恐后观瞻,现在这对玉佛已存放于县文物馆内。”郑治林说。
兴义镇宣传委员江素萍介绍,近年来,随着该镇场镇到悟惑寺的公路完成改扩建并油化,交通条件极大改善,慕名前往悟惑寺观瞻游玩的市民多起来,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今年8月,兴义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对悟惑寺损坏的椽子和瓦片进行了更换,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江素萍说。
悟惑寺周边环境优美、生态条件优越。郑治林告诉记者,春秋季节和节假日来游玩的市民比较多,而且大多是自驾车来,离开时,他们会买上一些农产品,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由此也调动了村民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村民种植的土豆、红薯,以及养殖的土鸡土鸭、土鸡蛋土鸭蛋等,以前要弄到场镇上去叫卖,现在不出村就成了抢手货。”郑治林说。
(记者 李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