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小资料
高家镇藤编技艺起源,可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高家镇竹藤社。竹藤社的成员大多都有一双巧手,做出来的藤编严丝合缝,做工精美,蒋技师便是其中一员,其后蒋技师于(1935-1940年间)将编制技艺传授给了徒弟陶祥贵,陶祥贵又于(1994-1995年间)传授给陶一安与任淑秀,便有了今天的高家镇陶氏藤编技艺。
2021年,高家镇陶氏藤编纳入第五批县级非遗。
任淑秀编制藤椅
高家镇移民广场与滨江路之间,有一条条石修建的横街,被称为梯道路。近几年,这条街经过升级改造后,被命名为“高家镇商业街”,门面主要从事餐饮业。但也有几家门面是经营其他行业,其中,进入商业街牌坊拾级而上,左边顺数第三家门面,在生产经营竹藤制品。
这家铺面的门楣上方,挂有一块牌匾,上书:“丰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家镇陶氏藤编”字样。门店里,每天都有两三个中年男女忙着编制竹藤制品。
“我叫任淑秀,是这家门店的负责人,也是高家镇陶氏藤编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门店里身材显胖的中年女子自我介绍,并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述起高家镇陶氏藤编的前世今生。
传 承
高家镇陶氏藤编前世今生
藤编是流传于高家镇一带的传统手工技艺,最早是几个会藤编的匠人凑在一起,联合成立了高家镇竹藤社,因而也叫高家镇藤编。竹藤社的成员大多都有一双巧手,做出来的藤编制品严丝合缝,做工精美,其中一名被大家称为“蒋技师”的师傅是社里最优秀的匠人之一。
“1935~1940年间,蒋技师将藤编技艺传授给了徒弟陶祥贵,陶祥贵又于1994~1995年间传授给陶一安、任淑秀等人,便有了今天的高家镇陶氏藤编技艺。”任淑秀说。
陶一安是陶祥贵的儿子,陶一安和任淑秀结为夫妻后,父子俩才慢慢教会了任淑秀藤编技艺。虽然任淑秀会编织藤椅、筐、篮、箱及背娃娃的背篼等,但当时市场对藤编制品的需求不大,要靠这门技艺维持生计很难,任淑秀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农业生产上。
2000年后,因三峡水库蓄水,高家镇旧场镇整体搬迁,任淑秀一家老小也搬到了新场镇居住。
“为了谋求新的生计,我选择在新场镇的梯道路租了现在的门店,挂起了高家镇陶氏藤编的牌子,决定把公公的藤编技艺传承下去。”任淑秀说。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推崇环保、低碳、健康、安全的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正成为生活新风尚。藤编制品也迎来了暖春,任淑秀的高家镇陶氏藤编逐渐打开了市场销路,产品受到人们青睐。
创 新
在藤编品质和技艺上下功夫
“藤编是一种纯粹的手工活儿,编制技术看似简单,但工序相当复杂,要想这门手艺达到炉火纯青,非三五年基本功是达不到的。产品质量和手艺成熟度息息相关。”任淑秀说。
高家镇陶氏藤编也不例外。它的主要特点是随想随编,对传统艺人的造型、设计、编制手法有很高的要求。其产品主要为各种家具,以及篮、筐、盒、箱等日常生活用品,近年随着工艺和需求的变化逐渐扩展到办公用品和工艺品等。需要考验藤编艺人大胆创新能力和纯熟技术。
藤编的材料虽然是竹子和青藤,但选材却十分严格,必须选三年生以上,竹子要挺直、头尾节径相差较小、无虫蛀为上等材料;青藤通常要分枝较少、节径均匀,藤蔓较长为上等。陶氏藤编的竹子采购自高家镇方斗山或石柱县大歇镇下辖的流水村一带,青藤采购地主要为高家镇辖区内的方斗山。
“材料采购回来后,必须经过晾干、育形、削皮、分层等工序,晾干是将竹子放到室内晾干,不能曝晒;育形是将竹子用火熏烤至适当温度,借助自制的育形器等将竹子育成所需形状;削皮是将青藤用清水煮2~3小时,冷却后去皮、去疙瘩,再晾干;分层是将经过削皮处理的青藤用篾刀剥成两半,分层时手和刀要成一条线,双手用力要均衡。”任淑秀说。
做完这几道工序后才进入编织阶段,即可用处理好的青藤在育好形的竹子上进行纺织,根据需要编制图案与式样。编好成形后用削刀去除毛刺,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即可对外出售。
守 艺
开创并潜心制作藤编艺术品
“高家镇陶氏藤编产品多达10余种,除传统的座椅、茶几、餐桌等大宗家具和办公用品外,还有筐、蓝、盒、箱以及花架、书架等小型工艺美术品。”任淑秀说。
记者从任淑秀手机里拍摄的该店藤编制品实物照看到,其工艺既传统复古,又体现时代新意,既简洁朴素,又繁花点缀,一切尽在匠心灵活运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一位前来店里购买藤编制品的顾客说:“高家镇陶氏藤编是用纯天然植物青藤和竹子,采用纯手工制作,能彰显它的古朴本色,且保存时间长,不会虫蛀、不易变形,很有收藏价值。”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达元
编辑:李玉婷
责编:段 敏
审核:李永生 张建华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看丰都客户端。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23-706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