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开栏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文脉,是一座城市独有的符号。它们穿越时空,记录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单位和非遗文化传承人共同发力,在保护、传承、创新上挥洒汗水、绽放智慧,新传承人、新传播方式、新融合等,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丰都目前共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16项、县级5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名。
为了让更多读者了解丰都非遗文化,积极保护、传承丰都非遗文化,按照县党代会提出的“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要求,从即日起看丰都APP开设“丰都非遗”栏目,讲述丰都非遗故事,展示其独特魅力。敬请关注!
在龙河镇长坡、洞庄坪等部分村
当地村民家中要是来了亲戚
或比较亲密的朋友
一定会做风萝卜炖腊排骨
这一道菜来招待
“长坡的风萝卜炖腊排骨是重庆丰(都)石(柱)地区农村一道流传千年不衰的地道农家菜。不吃不知道,一吃就会让你忘不了。”范红蓉说。
范红蓉是土生土长的龙河镇人。2002年,她离开家乡去广东打工,一干就是10年整,身在异乡为异客,打工的日子里,她总是思念千里之外的亲人。2012年,范红蓉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创业,决定把当地的长坡风萝卜做成产业,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增加收入。
从此,范红蓉与长坡风萝卜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长坡风萝卜被成功申报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成为了这项非遗的传承人。
一份特殊味道
相传在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严重战乱,造成田地荒芜,人口锐减,昔日的天府之国成了一片荒凉惨淡之地。乃至到了清康熙初年,各方上奏朝廷,强烈要求增加四川人口。
鉴于此情,康熙皇帝下令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人口充实四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川”运动。当时湖广两地大量居民溯水而上,到四川各地安居。
在这些迁徙的居民中,有一户向姓人家也携妻带子,一路餐风饮露,从湖北千里迢迢进入丰都境内。他们发现龙河流域水草丰美,于是决定在此定居下来。移民们都随身携带有各类粮食及蔬菜种子,为了在此地能够长期生存,向氏夫妻垦荒耕地,播种粮食蔬菜。
到了该收获的季节,他们发现有些种子颗粒无收,而有些农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萝卜、西瓜等却收获颇丰。又经过多年的筛选和培育,他们最终遴选出了适合生长的粮食、瓜果、蔬菜等种子进行常年种植,这些农作物逐渐成为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食物。
有一年,向氏夫妻种植的萝卜获得了丰收,家中的地窖装不下,于是把一部分萝卜堆放在地坝边,恰逢那几天太阳高照,萝卜一天天脱水变干。向家的女人就找来背篼,准备将这些萝卜背出去扔掉。向家的男人正好撞见了,毕竟这是一年辛劳所得,他百般不舍,把萝卜拿在手里看了又看,突然间,他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一看萝卜除表皮蔫了,并没腐烂。
“你把这些萝卜洗净,然后放锅里煮熟,看还可以吃不?”向家男人对自己的妻子说。
结果没想到,煮熟的萝卜不但能吃,汤还带有甜味,萝卜入口即化,比新鲜萝卜更多一份特殊味道。向家女人告诉邻里,一传十、十传百,这种萝卜保存方法就传了下来。
独具民间工艺
如今的长坡风萝卜
虽然是从向氏夫妻那里
一代代传承而来
但是在品种选择、土壤及气候条件
以及后期制作方法上
也都有更严格的要求
产品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范红蓉介绍,龙河镇的长坡和洞庄坪两个村的水土和气候较为独特,全年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土质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加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萝卜块根的生长发育。
“制作过程中,独特的昼夜温差与风速的配合,风萝卜的自然风干与发酵过程配合得恰到好处。”范红蓉说。
此外,长坡风萝卜要精选头年红皮白心萝卜种子,整个种植过程只施用土渣肥、农家肥,不用任何化肥及农药。采收时,要根据时令、天气,采收正好成熟且没有过于老的,保证萝卜的口感是最好的状态,而且坚持手工采收,并用箩筐装运萝卜。
“用当地泉水将萝卜清晰干净后,挑选肥大身正、外形健康的作为制作风萝卜的材料。切块时,根据萝卜形状,竖着切成4块,然后用竹篾片穿起来挂在通风避雨处。”范红蓉说,当风干到一定程度后,即可根据需要的萝卜干干湿度进行密封存放。
传承匠心精神
长坡风萝卜条质干燥
黄白色,便于储藏,其口感软嫩
入口化渣,风味独特
2014年,范红容将注册的“舔碗匠”牌长坡风萝卜推向市场,获得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认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在范红容的带动下,目前,龙河镇萝卜种植总面积达到1500亩,年产鲜萝卜约3800吨,为制作长坡风萝卜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
“长坡风萝卜制作技艺从明末清初开始发展到现在,具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部记载两广移民入川之后生产、生活的史书,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坚韧、扎地生根的拼搏精神。同时,长坡风萝卜制作技艺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范红容说。
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李达元
编辑:李玉婷
责编:段 敏
审核:李永生 李贤文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丰都县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请标明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看丰都客户端。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23-706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