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 详情
记者 杜宏超
自2023年以来,我县以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行动,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近日,在双路镇黑臭水体整治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向水体中撒入石灰用于消毒杀菌,这是黑臭水体整治的最后一道工序。
“2023年8月以来,县生态环境局通过对全县200平方米以上的河流、沟渠、坑塘等五类水体开展排查,共计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60个,我们通过截污控源、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对水体开展整治。截至目前,整治率达98%,预计三月底前能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清零。”县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保护科负责人段方元说。
在全县多处已经整治完成的黑臭水体现场,记者看到,曾经浑浊发臭的水体目前已经变得清澈见底,水面上漂浮的垃圾和杂物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波光粼粼的水面,空气中也不再散发出刺鼻异味,附近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我家住在水塘附近,以前这个塘很大的气味,很难闻,整改了以后,水塘水质很好,也不臭了了。”名山街道白沙沱社区居民蒋崇梅说。
自全县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县生态环境局将其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在治理过程中,坚持“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的原则,全面开展整治工作。
“我们一方面加大对污水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排放行为依法严惩,从源头上减少污水排放;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针对水体底泥污染问题,采用清淤疏浚、底泥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清除内源污染。”段方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