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近年来,我县财政部门将金融“活水”滴灌到“三农”工作中,助力新农人创业成功。
走进武平镇坝周村香葱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地毯”。连片的香葱地里,村民们三五成群,拔葱、转运……忙碌的身影中,一把把香葱在这里经过清洗、分选后,送往重庆市内外各大农贸批发市场。
种植基地负责人皮国林介绍,截至目前,基地建设总投资超过了1000万元,其中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95万元,2024年享受纯信用贷款“新农人贷”30万元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喷灌设施的安装,还有制冰机、洗葱机等设备的采购。”皮国林说。
“根据共富农场(新农人)的产值、创业者个人征信情况,财政、农委、金融等相关机构审核后,给予一定的资质证明,银行根据这个资质给予贷款,不需要再提供房产抵押、车产抵押物的抵押,只是信用贷款。根据新农人的资质可以贷款5~100万元,财政全额贴息。”县财政局农业科科长高志洪说。
高志洪介绍,2024年财政还奖补资金110万元,帮助武平镇坝周村香葱种植基地购买了香葱价格保险,这个政策性的农业保险进一步增强了基地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让皮国林吃下了发展生产的“定心丸”。
目前,皮国林通过“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流转当地武平镇土地近千亩发展香葱产业,并建成了水肥智能化喷灌系统、洗葱厂等设施,形成了集小香葱种植、初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成熟产业链,让武平镇坝周村成了名副其实的重庆小香葱产业第一村。
据县财政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三农”领域财政投入,高位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全力支持新农人培育提升项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1个县级公司+30个乡镇级公司+312个村级合作社的”三级强村矩阵,发展肉牛养殖、蔬菜种植、物业购置等共富农场322个,飞地共建香葱共富农场2000亩,217名新农人入股参与共富产业,175名新农人担任共富农场管理层。同时,我县还创新推出纯信用贷款“新农人贷”产品10个,累计发放“新农人贷”2620笔5.19亿元,“新农人贷”信用融资场景助力实体产业发展成功入选“2023年度重庆政务信用应用十佳案例”。
记 者:刘先华
编 辑:李玉婷 夏朝燕
编 审:陶 涛
副总编:张博铭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