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在双龙镇双龙社区,有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女性,她以柔弱之躯,扛起家庭的重担;以坚韧之心,直面生活的磨难;以温暖之爱,诠释孝善的真谛。她就是范淑勇,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农村妇女。
范淑勇给丈夫按摩
范淑勇就像一颗顽强的小草,无论生活的风雨如何肆虐,都能坚韧生长,又像一轮温暖的太阳,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家人前行的道路。
不离不弃细致入微知冷暖
1991年11月,范淑勇与丈夫隆应波喜结连理,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1993年和1998年,两个女儿的相继出生,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与忙碌。一家人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日子充满了温馨与希望。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2003年5月9日,一场可怕的铁矿塌方,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在铁矿务工的丈夫隆应波,不幸身受重伤,被鉴定为一级残疾,下肢瘫痪,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那一刻,范淑勇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面对年幼的孩子、瘫痪的丈夫以及身患肺癌的公婆,巨大的压力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了她那瘦弱的肩膀上。
但范淑勇没有被困难打倒。天还未亮,她便在昏暗的灯光下起身,开始一天的忙碌。喂猪、清扫房屋、照顾丈夫、准备早饭,送孩子上学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去农田施肥或是打零工。中午,她匆忙赶回家为家人准备午饭。公婆身体不好,带丈夫去县城复查对她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瘦弱的她常常需要蓄力几次,才能背着丈夫登上进城班车的台阶。夜晚,安顿好家人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这样的生活,她一过就是二十多年,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面对亲朋好友“趁年轻离开”的劝说,范淑勇坚决选择了坚守。“夫妻本就该患难与共,丈夫是为了这个家才受伤的,我要是走了,孩子怎么办?”她的话语坚定而温暖,饱含着对家人深深的爱。
隆应波也非常感谢妻子不离不弃的照顾,他告诉记者,自从瘫痪以来,妻子20年如一日悉心地照顾着他,同时还肩负着把两个女儿拉扯大的责任,如果没有她,可能他坚持不到现在。
有风有雨自立自强勇担当
“我的妹妹从小就很苦,16岁丧母,28岁丧父,结婚之后又经历了这么多事情,那时候没办法,她农活零工都要做,女的当个男劳力用,这些桩桩件件我们都看在眼里,太不容易了。”范淑勇的二哥范益权说。
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未就此停止。麻绳专挑细处断,公公婆婆的病情不断恶化,范淑勇与哥嫂一起,毫无怨言地照顾着老人。2017年,范淑勇自己也被查出患有脑瘤。当时,公公刚因肺癌去世,婆婆的治疗又需要大量费用,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她本想保守治疗。好在双龙社区将他们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她才得以前往成都华西医院做手术。术后,虽然留下了面部麻木、牙龈无力的后遗症,只能吃软烂流质食物,但她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手术后,范淑勇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便找了份在副食店看店的工作。身体逐渐恢复后,在就业部门的帮扶下,2021年6月,范淑勇成为了双龙镇卫生院的一名清扫保洁人员。在工作中,范淑勇不仅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还热心帮助患者,送饭喂饭、擦洗护理,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关怀与帮助。
“在我们家庭遭难的时候,好多人都帮助了我们,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质朴的话语,彰显着她的感恩之心。
范淑勇还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两个女儿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优异,都考上了大学。如今,大女儿在成都中粮集团上班,已成家立业;小女儿在中铁集团的物业公司工作。提及女儿们,范淑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甜蜜。
“范淑勇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20年如一日地照顾丈夫,撑起家庭重担,无怨无悔。这种孝老爱亲、不离不弃的品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双龙镇双龙社区居委文化专干范先碧这样评价道。
记 者:邓军杰
编 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 审:陶 涛
副总编:张博铭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