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时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其间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书一年。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1988年路遥完成百万字长篇著作《平凡的世界》,并于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初识。那是在2020年的夏天,在家准备公招考试的我头昏脑涨的放下手里的试卷,打开手机听书软件想翻一本小说纾解做题的烦闷。平凡的世界,这几个字突然就出现在眼前,它归类在中国文学类书籍,这个名字实在太平凡了,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多数畅销书往往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显然这本书并不具备这个特征。然而,书名的平凡更让我想一探内容究竟如何。点开播放,主播娓娓道来:二、三月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县城正星星点点地飘扬雪花,石板街上漫流着肮脏的污水,小商贩无精打采地做着生意。突然,话锋一转,指向半山腰的一所学校,午饭铃声响了,一群男女学生叫嚷着跑过院坝,沉寂泥泞的气氛中,年轻学生的出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做题的烦闷在那一刻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天气还寒,路上有泥,万物将醒的时代气息。渐渐地我听得入了迷……
入迷。《平凡的世界》一方面展现的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群体奋斗史。男主孙少平的哥哥少安敢于和现实顽强抗争但又不时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勤劳朴实的孙少平,对生活充满理想和激情,他放下读书人的架子去当一名揽工汉,下苦力磨得满身伤痕,却磨灭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每晚在烂尾楼里敞着伤口看书。
如果说从平凡蜕变成伟大需要一道催化剂,那这道催化剂无疑是痛苦。少时少平的痛苦源于贫困对自尊心的伤害,这促使他更加努力勤奋学习。长大后的痛苦源于条件的限制让他无法填平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感情伴侣晓霞的意外离世更让他备受打击。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他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贯穿始终。痛苦催化着人们奋斗、自强,正如书中所说“人生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还在于我们不断地奋斗并且将这种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高度”。在那时,这本书也一直激励着当时那个在现实平凡世界里努力实现目标的我。
另一方面书中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黄土高原的变化,尤其是农村的变革。既描写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僵化也写了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探寻致富之路的新变化,当时的人们勇于改革,锐意进取,打破了僵化格局,突破传统的落后模式,最终成为时代的先锋者,改革的领路人。
重逢。而今,我站在人生新的零公里处与《平凡的世界》重逢,回顾初遇这本书时正值求职选择的茫然无措期,书中主人公奋发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激励着我不断前行。现在,我作为一名青年审计工作者,再细细研读《平凡的世界》,更像是与老友的一场久别重逢,让我在人生选择上信念更加坚定、脚步更加稳健。我也时常用书中的精神激励自己,坚持以审计为笔,以数据为墨,标注国家经济安全的底线,继承和发扬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非凡的人生!(范福欣 丰都县审计局法规审理科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