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包鸾镇乡村振兴绕镇环线项目
记者 王阳
2024年,县交通运输委紧紧围绕交邮发展、运输服务、项目建设等重点板块,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力推动丰都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创新融合畅通城乡物流
“2024年,我县于10月21日将申报材料上报至重庆市交通运输委,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1月14日确定我县为‘邮运通’试点县。”县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主任邓清华说。
县级共配中心作为“交邮融合”的核心枢纽,它整合了邮政、快递、物流等各类资源,具备强大的仓储、分拣和转运功能。在水天坪工业园区望腾物流共配中心和县邮政三农仓储配送中心,工作人员们正有条不紊地在传输带上迅速分拣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包裹,他们熟练地将包裹按照目的地进行分类装车发往城区和各乡镇。
“我们共配分拣中心目前日操作量8万余件,占全县快递业务量80%左右,乡镇占比40%左右,各乡镇配送车辆20余辆。”重庆望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达海说。
乡镇共配中心则是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具备小件快递暂存、农产品上行集货等功能,每个中心服务周边多个村落,是推动城乡物资双向流通的“中转站”,有效缩短了城乡物流差距。在三建乡邮政支局,农客车准时到达,正抓紧将“中转站”的快递装车,发往下一个目的地。通过将快递交由农客车代运,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解决了农村快递配送成本高等难题。
“现在客车一天有两班,一个月能有千多件快递包裹,给我们增加了1000多元收入。”客车驾驶员谭明军说。
优化服务提升出行品质
“2024年,我县不断完善个性化精准化公交服务体系,探索打造校家社联动、早晚接送的‘学生号’公交服务,推出‘定时、定点、定线’的定制和专线公交,实现学生‘出家门、上车门、进校门’便捷乘车、快速直达,有效为家长减负、为学生护航。”县交通运输委副主任余锋说。
近日,记者在县第一小学校看到,几辆公交车整齐地排列在校门口的公交站台上,驾驶员正耐心地等待学生放学。记者注意到,每辆公交车的前挡风玻璃处都配备了一块显眼的标识牌,上面标注了运行路线,便于学生们迅速找到自己回家的车辆。放学后,学生们陆续走出校门,找到各自乘坐的车辆并迅速上车。
“我觉得有了‘学生号’公交车上学放学变得非常方便,上学坐上公交车来学校,放学了坐这辆公交车回家,不仅方便,而且也不像以前那么拥挤了。”县第一小学校学生李佳睿说。
据了解,“学生号公交”专线从去年9月开始运行,涉及县第一小学、县实验小学、县融智学校等9所学校,涉及33条线路57台公交车,“学生号公交快车”4条4辆,县交通运输委前期经过摸排调研、科学规划,结合实际情况,“一校一策”定制公交保障方案,走向、时间全部按需定制,实行“点对点”服务,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也给家长们带来了极大便利。
扎实推进完善交通网络
“今年,我县交通类重大项目多点开花,亮点纷呈,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县交通运输委副主任杨金荣说,渝万高铁丰都段建设捷报频传,其中备受瞩目的学堂咀隧道提前172天顺利贯通,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为渝万高铁的整体建设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渝万高铁全长251公里,丰都段长达38公里,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建成通车后,丰都至重庆主城的时空距离将被压缩至短短30分钟,这将彻底改写丰都的交通格局,让丰都深度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开启同城化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承接主城产业转移、吸引人才流入、促进旅游消费升级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日,垫丰武高速建设现场一片火热,工程车辆穿梭忙碌,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施工一线,目前,已完成兴义长江大桥拌和站、钢筋场、弃土场、施工便道等1548亩临时用地选址,全线先行用地已完成批复,“三电”及管线迁改工作已在丰都段全线铺开。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县的高速公路网络,增强丰都与垫江、武隆等地的交通联系,优化区域公路网布局,为丰都的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通道,促进沿线乡镇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共进。
“2024年,丰都县交通运输委在交邮发展、运输服务、项目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丰都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工作中,丰都县交通运输委将继续砥砺奋进,不断优化交通服务,完善交通网络,推动丰都交通事业迈向新的台阶。”邓清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