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王家渡滨江公园
记者 李达元
2024年,县水利局坚持“水网为纲,项目为王”,在全市“赛马比拼”十个赛道中长期保持前五强,连续上榜42次。完成全口径水利投资19.7亿元,排名全市第一;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排名全市前三。三峡后续工作综合排名全市第一,继续领跑全市。
抓筹资:项目点燃“新引擎
“海螺沟水库项目开工才半年多时间,目前已完成导流钢管工程,大坝开挖工程也接近尾声,施工单位都铆足了劲在干。”双龙镇田家山村村民杨华说。
海螺沟水库位于田家山村,于2024年6月3日正式开工建设,是一座以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80.51万立方米,总投资1.44亿元。
据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春华介绍,2024年以来,全县新开工水利项目52个,竣工17个,前三季度完成水利投资19.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该局把抓筹资摆在工作重中之重,通过不懈努力,争取2024年增发国债3.15亿元,涉及蔡家沟水库等5个项目。获市政府水网建设督查激励项目资金2000万元,并争取到中央水利发展资金1.15亿元。
“同时,我们通过横向融资,全县创新利用莲花等7座水库与河道采砂经营权匹配模式,获银行贷款907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更多水利项目又好又快建设。”潘春华说。
据了解,县水利局除了抓好筹资和融资工作外,还千方百计抓科学节资,比如飞龙中型水库拟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新技术,总工期由52个月缩短到38个月,总投资由14亿元降低至10亿元,真正实现了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为更多百姓带来福祉。
抓实干:三峡后续“新突破”
2024年10月11日,峡南溪口段库岸安全防护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位于峡南溪口段,东接长江南岸护岸大堤,西接三峡库区丰都县城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长江大桥至龙洞湾段),治理总长823米,旨在保护库岸安全,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潘春华介绍,峡南溪口段库岸安全防护工程只是我县实施三峡后续项目建设之一,2024年全县共启动三峡后续项目21个,到位专项资金5.6亿元,开工率全市第一。与此同时,县水利局认真抓好资金拨付,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完成投资5.05亿元,投资完成率90.2%。拨付专项资金3.64亿元,拨付率达65%,拨付率全市第一。
“我们还切实抓好验收决算,推行清单管理,将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三峡后续项目年内完工验收通过率100%、已验收项目结算决算率100%,均排名全市第一。”潘春华说。
2024年度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李家冲生态清洁小游域也正式开工。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实施后社坛镇大堡片区李家冲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将达到85%以上,水土保持率将率先达到全县2030年水土保持率目标值。
此外,我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成果显著。2024年完成治理长江沿岸消落带12.87万平方米,全县自然岸线保有率达90%以上。
抓主责:水旱防御“新担当”
2024年7月11日,我县遭遇大暴雨,全县23个监测站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长时间降雨导致内涝、滑坡、路毁、房塌等灾害。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仅八个小时,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就通过图像和数据紧急避险转移安置4090名群众,无一人失踪死亡。
潘春华介绍,以数智化手段为支撑,助力应急体系形成“横纵协调、内外联动”,构建起高效、精准、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县水利局认真抓好智能防汛,市水利局在结合沙坪坝区、丰都县“中小河流防洪智能调度场景”基础上,统筹打造数字防汛平台,并将丰都作为全市首批试点的5个区县之一。
“为抓好应急抢险,我局科学统筹精准调度,成功应对‘7·11’特大暴雨袭击。第一时间赴现场,当机立断作决策,有效化解飞龙水库漫坝险情,实现人员‘零伤亡’。”潘春华说。
据了解,县水利局还通过数字防汛平台抓隐患整治,除险加固英武、隆家沟等水库7座,修复三元、社坛等水毁河堤4处,安装完毕78座雨水情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