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2021年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8条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或者监护人应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等措施来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儿童安全座椅被写进全国性立法已经三年,儿童安全座椅的“上座率”还有待提高。
那么,儿童安全座椅“上座率”缘何不高?儿童安全坐垫到底安全吗?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安全座椅“上座率”不高
近日,记者在县示范幼儿园观察发现,许多接送小孩的车辆,后排已经安装了安全座椅,但有些家长贪图方便,没有把孩子放置在安全座椅上,而是直接抱着坐车。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家长。有的家长认为,让小孩坐在安全座椅上才安全;有的家长认为,让小孩坐安全座椅麻烦,一小段路抱着一会儿就到了。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孩子不喜欢坐安全座椅。
记者调查发现,“孩子一直哭闹”是婴幼儿家长放弃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最主要原因。在二手商品平台上,记者也看到不少转卖几乎全新儿童安全座椅的用户,理由都是“宝宝不喜欢坐”。
“要让孩子养成习惯,觉得坐车就要坐安全座椅,那是自己的位置。”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从小坐车就坐在安全座椅上,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有一次,李女士的丈夫开车,她则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在后排。车辆刚驶出小区时,前方车辆突然急刹车,李女士的丈夫也紧急刹车,这时,孩子的头差点撞到前排座椅。
“车速并不快,但孩子抱在手上,紧急刹车时根本抱不住。”李女士说,这件事情发生后,家人都不再质疑安全座椅的作用。之后,赶紧买来安全座椅装上车。起初,孩子用不惯,一上车就哭闹。可尽管如此,每次开车出行,她还是将孩子放在安全座椅上。
“看过太多孩子被甩出去的视频,为了安全,无论女儿多抗拒,我都坚持让她坐安全座椅。”李女士说。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记者采访了三位坚持给孩子坐安全座椅的家长,和他们讨论经验。
按照家长们所说,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刚开始坐安全座椅时都不太愿意。但他们都表示,这时候家长不能轻易妥协,只要坚持坐下去,孩子就会慢慢接受。一般越早开始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孩子越容易适应。购买儿童安全座椅后可以先将其放在家里,当作玩具让孩子逐渐接受。行车过程中可以通过和孩子互动转移孩子注意力,安抚其情绪。碰到孩子哭闹无法安抚等情况时,应视情况停车调整。
“儿童安全坐垫”成“平替”产品
儿童安全座椅“上座率”不高还有什么原因?记者采访多位家长发现,全面普及、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道路上存在着多重难点。比如,儿童安全座椅市场有待规范,在电商平台上可以看到,有不少消费者反映网购的儿童安全座椅存在质量问题;另外,市面上销售的儿童安全座椅大多上千元,价格不低,很多孩子坐车出行的次数不多,并随着孩子的成长面临更新换代问题,一些家长觉得这样的价格并不实惠。因此,售价普遍在300元以下的“儿童安全坐垫”成了平替产品。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儿童安全坐垫”,发现这类产品种类繁多,类似于座椅背靠垫,材质较软,配有安全带,可以直接绑在汽车座椅上,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安装简单”“节省空间”是不少产品的宣传卖点。“儿童安全坐垫”的销量非常亮眼,成交量高的店铺甚至卖出了两三千件。不过大家对于这类产品的点评却是褒贬不一,有人直言,“一般,感觉还是不够安全”“坐垫太矮,不适合特别小的宝宝”……
记者随机咨询了一家售卖“儿童安全坐垫”的店铺。店家表示,店内售卖的产品为儿童辅助坐垫,并非符合交通法规定的儿童安全座椅,多用于餐椅、沙发、孩子推车等,只起固定孩子的作用,不建议当安全座椅使用。
编后语:
我国已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儿童乘车安全及安全座椅的使用作出了相应规定,但还需要有更加细致、科学和可操作性强的规范出台。
同时,针对儿童安全座椅质量问题,要严把座椅生产及销售端口,守好质量关、安全关,严禁售假卖假,进一步加强儿童安全座椅产品市场专项监管,对座椅二手流通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规定进行细化和完善,推动儿童安全座椅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对于家长而言,增强出行安全防护意识十分重要。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对儿童的安全保障不应忽视。
记 者:邓尧予
编 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 审:王 洁
副总编:张博铭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