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一种小巧便捷的保暖神器——自发热暖手贴悄然走红,因其小巧方便、价格便宜而备受青睐。这种“暖手神器”真的安全吗?有没有危险呢?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冬日里的保暖新宠
随着寒冬的来临,自发热暖手贴成为不少人抵御寒冷的保暖新宠。它轻便小巧,只需轻轻一撕,就能迅速发热,为手部提供持续温暖,无论是在户外出行、上班上学,还是居家休闲时都备受青睐。
“冬天上班办公,手就经常是冰冷的,这个发热贴贴起后手上感觉很暖和,我们办公室的都在用。”市民黄程兰告诉记者,对于上班族来说,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手部容易冰冷僵硬,暖手贴无疑是提升工作舒适度的好帮手。
“天气冷了,孩子在学校上课很冷,带个手套写字的时候又不方便,这个自发热暖手贴,小巧方便,又不影响写字,外观也很好看,我们给孩子买了100贴。”家长邓红梅表示,孩子在教室里上课写作业,暖手贴能够让他们的双手保持灵活,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记者观察发现,在外观设计上,暖手贴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便利性。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常见的长方形,也有可爱的圆形、心形等,图案更是丰富多彩,动漫角色、萌宠、风景等元素应有尽有,甚至还推出了带有香味的款式。小巧轻便的设计,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将它放在口袋、手套里,随时随地享受温暖。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自发热暖手贴”字样,发现了好几百家销售暖手贴的商铺,而这些店铺设置的10张暖手贴价格普遍在10—30元之间。部分月销量较高的店铺,每月可以卖出几万件暖手贴,而销售暖手贴的店家,既有文创店,也有家居用品店。
“我上回在淘宝买的那个暖手贴,8块钱10张,我拿回来贴起感觉烫得不得了,没多久就冷了。”市民周诗凯无奈地说。
记者调查发现,不同产品在价格、质量和发热效果上存在天壤之别。一些知名品牌的暖手贴,包装精美,成分标注清晰,发热时长能稳定在数小时,且温度适宜,不会过热烫伤皮肤。但部分廉价的暖手贴,不仅外包装简陋、印刷模糊,甚至连基本的成分说明和使用注意事项都残缺不全,而在发热性能方面,劣质暖手贴问题颇多。
安全隐患是自发热暖手贴市场乱象中最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暖手贴内部含有铁粉、活性炭等易燃物质,在高温环境或受到挤压、摩擦时,可能引发自燃或爆炸。此前就有报道,某消费者将暖手贴放在口袋中,因长时间挤压导致其突然发热起火,造成衣物受损和皮肤轻微灼伤。而这些劣质产品,由于生产工艺和质量把控不过关,其安全风险更是成倍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自发热暖手贴行业门槛较低,一些小作坊式的企业为追求利润,不惜采用劣质原料、简化生产流程,从而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鱼龙混杂。同时,相关监管标准和力度的不足,也使得这些不良产品有机可乘,得以在市场上流通销售。
使用不当有隐患
“自发热暖手贴的发热原理是利用内部的铁粉、活性炭、蛭石、水和盐等物质相互作用,在接触空气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释放热量。正常情况下,它能在数小时内稳定地散发热量。但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或使用方法不当,就可能引发危险。”县消防救援局三级消防员陈雷告诉记者,一些劣质暖手贴在发热过程中温度失控,长时间使用极易造成皮肤低温烫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等感觉神经功能减退的人群,他们对温度的感知相对迟钝,烫伤后往往不能及时察觉,从而延误治疗,导致伤口加重。
除了烫伤风险,暖手贴还可能存在火灾隐患。当暖手贴的外包装遭到破坏,里面的发热材料泄漏,可能会与周围的易燃物接触。若此时环境温度较高或有火源靠近,就可能引发火灾。
“曾经有人将用过的暖手贴误放入衣物口袋后一起丢进洗衣机清洗,暖手贴在洗衣机内持续发热,致使洗衣机内的衣物被烤焦,险些引发洗衣机自燃。还有在办公室中,有人将使用后的暖手贴随意丢弃在堆满文件纸张的垃圾桶里,由于余温未散,最终导致垃圾桶起火。”陈雷说。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自发热暖手贴,陈雷建议,在购买时,应优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有合格标识且口碑良好的产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的说明和注意事项。使用前避免揉搓挤压暖手贴,防止内部物质泄漏或外包装破损;使用时,不要直接将暖手贴贴在皮肤上,最好隔一层布料,并且要经常变换暖手贴的位置,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热;使用后,不要随意丢弃,应等其完全冷却后再扔到指定的垃圾桶内。
编后语:
自发热暖手贴在寒冬中为人们带来了便捷的温暖,但其背后的隐患也如影随形,不容忽视。消费者在选购时务必谨慎,优先选择正规厂家、有质量保障的产品,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规范,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惩处力度,确保市场上暖手贴产品的安全性。只有这样,自发热暖手贴才能在冬日里安全地传递温暖,而不是成为危险的“定时炸弹”。
记 者:李倩倩
编 辑:李玉婷 林雪琴
编 审:王 洁
副总编:张博铭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