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近年来,我县顺应农村市场需求,以农村客运、物流运输、邮政快递企业为依托,利用广泛覆盖的优势,创新探索“交邮融合”,以“3+30+N”模式运行物流体系,深度整合交通站点等资源,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有效促进了群众出行、物流配送、寄递服务中的“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
城乡资源共享
解决成本难题
县级共配中心作为“交邮融合”的核心枢纽,整合了邮政、快递、物流等各类资源,具备强大的仓储、分拣和转运功能。在水天坪工业园区望腾物流共配中心和县邮政三农仓储配送中心,工作人员们正有条不紊地在传输带上迅速分拣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包裹,他们熟练地将包裹按照目的地进行分类装车发往城区和各乡镇。
“我们共配分拣中心目前日操作量8万余件,占全县快递业务量80%左右,乡镇占比40%左右,各乡镇配送车辆20余辆,我们将继续深入‘交邮’合作,助力乡村振兴。”重庆望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达海说。
“我们目前通过整合运输资源,在满足邮件准点达标时限内,利用客车直接代运邮件至部分乡镇,实现了客货邮运行的共享共赢。”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丰都县分公司副总经理王维说。
乡镇共配中心则是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具备小件快递暂存、农产品上行集货等功能,每个中心服务周边多个村落,是推动城乡物资双向流通的“中转站”,有效缩短了城乡物流差距。
在三建乡邮政支局,农客车准时到达,正抓紧将“中转站”的快递装车,发往下一个目的地。通过将快递交由农客车代运,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解决了农村快递配送成本高等难题。
“客车一天有两班,到三建乡邮政来装快递包裹到栗子乡,一个月可能有一千多件,给我们客车增加了1000多元收入。”客车驾驶员谭明军说。
农客车变快递车
实现“快递进村”
在三建乡多处客货邮综合服务站,由农客车代运的快递包裹正在被站点负责人接收。村级便民服务点的建立,将物流服务延伸到了村民家门口,让村民享受到了足不出村的便捷服务。前来寄取快递的村民络绎不绝,有效促进了群众出行、物流配送、寄递服务中的“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解决。
“这个站点一个月能达到200多个件,至少有两三百元的收入,自己的生活还是能解决得到。”三建乡石龙门村客货邮综合服务站站点负责人罗昌梅说。
“以前拿快递要去街上拿,很不方便,而且还要开车,来回好几公里,自从村上有了这个客货邮综合服务点,不仅时间节约了,而且也不用跑来跑去,到了货之后,会直接通知我们来拿,比以前方便多了。”三建乡石龙门村村民秦双剑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县按照道路“一张网”、物流“一条链”、客运“一体化”、交旅“一盘棋”及机制“一保障”的“五维”并进战略,驱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及农产品“最初一公里”。以“3+30+N”模式运行物流体系,建立“3个县级共配中心、30个乡镇级共配中心及260个村级便民服务点”,从今年快递包裹进村以来,通过客车代运邮件达33万余件。还通过创新投递方式,把农客驾驶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等作为邮政及快递包裹兼职投递员,增加其收入,降低运行成本。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交邮融合’发展机制,投入6000万元进行新(扩)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并以此为抓手,在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客运服务质量提升、货运物流融合发展、邮政快递进村、城乡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构建完善的城乡客货邮网络,实现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大融合、大发展。”丰都县道路运输事务中心主任范伟说。
记 者:金 浩
编 辑:李玉婷 夏朝燕
编 审:王 洁
副总编:张博铭
总编辑: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