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杨龙银察看鱼的生长情况
实习记者 李巧
近日,记者来到虎威镇荷花村的龙银垂钓中心,只见鱼塘粼粼波光与蓝天白云相映,垂钓者手握钓竿、调鱼漂、挂饵料,静心等待鱼儿上钩。
龙银垂钓中心负责人杨龙银2010年开始养鱼,并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水产养殖新农人的华丽转身,还打造了垂钓中心新型休闲模式。
耕耘黄土 心向碧波
杨龙银今年52岁,初中毕业便开始务农。春种秋收,日复一日,她与土地的故事,如同那细水长流,平静而深邃。
“你要不要尝试搞养殖?水产养殖,很有发展前景。”杨龙银的丈夫说。
丈夫的一席话如同一块石头,砸在了杨龙银那重复单调的生活之中,令她心中产生了一股不甘平凡的浪潮。
2010年,杨龙银投资11万元成立了丰都县龙银养鱼专业合作社。她先是去村里面考察地形,然后将那些撂荒的土地进行承包,挖出一块30余亩的鱼塘。然后,她去外地买了一些鲫鱼、鲢鱼、草鱼等品种的鱼苗回来。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心态要好。”杨龙银说,从2010年开始养殖以来,每年都在往里面投钱,却看不见收获,如果心态不好的话,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杨龙银开始尝试着走出田间,站在碧波荡漾的池塘边,去探索未曾触及的领域,一扇新的大门在她面前缓缓打开。
技术攻坚 收获碧波
“记得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守在池塘边,望着因水质突变而奄奄一息的鱼儿,心如刀绞。那一刻,我几乎想要放弃,但心中的那份坚持和信念,还有丈夫与政府的支持让我挺过了难关。”杨龙银说。
从那以后,杨龙银买来水产养殖方面的书籍自学养殖技术,并且专门在鱼塘边修了一座房子,方便守在池塘边观察、记录。县农业农村委组织水产养殖培训,只要杨龙银有时间便去参加。此外,县农业农村委也会派技术人员来教水产养殖的相关技术,并帮助她解决困难。
“水产养殖的路途是艰辛的,水质调控、饲料配比、疾病防治等每一个环节都让都需要技术。”杨龙银说。
在杨龙银的不懈努力下,池塘里的鱼儿开始茁壮成长,水产养殖事业也逐渐步入了正轨。2013年,第一批鱼苗养殖成功,总销售额30余万元。
“我们这儿养出的鱼,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本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村民刘安晋说,正是看到杨龙银搞水产养殖如火如荼,他也加入了其中。
当地许多村民看见杨龙银的成功,便向其讨教、学习,搞起了水产养殖。如今荷花村已经有10余户村民搞起来水产养殖,规模已经达到100多亩。
“虎威养育了我,我也希望这片土地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杨龙银说,盘活村里的撂荒地,在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变得更有前景的同时,也要帮助村民鼓起“钱袋子”
转型垂钓 享受碧波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养殖业竞争激烈,杨龙银便想要转变发展方向。她注意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休闲和娱乐的方式。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中诞生——将养殖场转变为垂钓中心。
2017年,杨龙银成立了龙银垂钓中心。杨龙银在鱼塘周围加装了护栏,养鱼不再进行饲料喂养,转变为清水养鱼,对养殖场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同时,她还注重打造优美的垂钓环境,让人们在享受垂钓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为了增加垂钓爱好者的乐趣,除了平常的鲢鱼、草鱼、鲫鱼等常见淡水鱼外,我在鱼塘内还下了鲈鱼、黄辣丁等钓友们喜钓的鱼种,钓鱼人数最多的时候能达25人,平均每天保持在8~15人之间。”杨龙银说。
龙银垂钓中心成了周边地区钓鱼爱好者打卡的好去处,每到节假日,垂钓中心内钓鱼客络绎不绝,乡村垂钓旅游成为荷花村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这几天在朋友圈看到钓友在这边钓鱼,就带着家人开车过来了。在这里不仅体验了钓鱼的乐趣,还领略了乡村田园风光,钓上来的鱼可以清蒸、煎炸、炖煮、红烧,新鲜且富含营养。”来自县城的李君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