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邬永兵展示他的生态鹅
实习记者 江忱菊
从昔日的“煤老板”转型为水果摊主,再到如今成为专注于鸡鹅养殖的新农人,邬永兵在兴龙镇铺子村以不懈的辛勤耕耘,开拓了一片新的财富之路。近年来,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转型与成长,更是稳定地带动了周边十多位村民增收。
弃煤返乡 体验多种身份
在2021年之前,邬永兵与妻子一直在新疆从事煤炭销售生意,尽管条件艰苦,但两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性格,逐渐让家中的日子日渐宽裕起来。
2021年初,当邬永兵从新疆返回重庆老家过年时,首次萌生了留在家乡的念头:他的母亲和老丈人均已迈入耄耋之年,两位老人独居的生活状况让他和妻子深感忧虑,难以安心。春节过后,经过深思熟虑,邬永兵与妻子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不再重返新疆,而是选择留在铺子村,守护在老人身边。
刚回到家乡的邬永兵,为了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开销,购置了一辆三轮车,与妻子每日奔波于各个乡镇和城区,售卖水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家中老人常常因为他们在外忙碌,错过了饭点而饿着肚子。更为关键的是,由于邬永兵家位于山顶,周围居住的村民较少,一旦老人遇到紧急情况,很难被及时发现。为此,邬永兵与妻子不得不放弃水果销售的生意。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23年2月。放弃了水果生意的邬永兵并未选择闲居家中,而是不断思索着如何能在家乡寻找到一条既能顾家又能赚钱的新出路。
“如今,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注重绿色生态。而我们家地势高,排水良好,四周人烟稀少,这样的环境或许正是发展生态养殖的绝佳之地。”基于这样的想法,邬永兵果断行动,首批购进了一批鸡苗,正式开启了他的生态养鸡试验之旅。
孜孜不倦 获取经验秘籍
对于邬永兵而言,自己无疑是养殖领域的门外汉。
“平日里家中养个十来只鸡的经验,在面对大规模跑山鸡养殖时,远远是不够的,这让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为了迅速提升自己的养殖技能,邬永兵主动前往丰都的各个乡镇,向当地生鸡养殖场的养殖户虚心求教,汲取经验。
“我还特意去了涪陵、垫江和永川等地学习。”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在得知县农业农村委组织养殖户们外出学习时,邬永兵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多看、多学、多问、多实践,这正是我这一年多来在养殖业中摸爬滚打所积累下的宝贵经验。”
第一次从事生鸡养殖的邬永兵从其他养殖户那里了解到,原来养鸡喂水也是十分的有讲究,不仅可以喂醋水、藿香正气水、生姜红糖水等来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和出栏率,还要注意每个季节的喂水量和温度。
“我第一次听他们传授经验时,感到太不可思议了,我从未想过,养殖业里还有这么多门道。”一次次学习和实践,让邬永兵积累了不少经验。
春风来助 巧解逆境难题
当养殖经验逐渐成熟后,邬永兵萌生了扩大养殖规模的念头,然而资金短缺却成了他面前的拦路虎。2023年10月,一筹莫展的他走进了村委会,寻求帮助。村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立刻向他详细介绍了“新农人贷”这一扶持政策。邬永兵听后,不禁感慨道:“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回到家后,他迅速整理好相关资料,主动申请了新农人贷款。
邬永兵家旁边原本有一口山坪塘,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这口山坪塘已经不足以支撑鸡的饮水需求,更别说满足新增的鹅群用水了。
“我们这里地势高,夏季天气炎热,降水量少,因此我又重新修建了两个蓄水池来满足鸡鹅日常用水需求。”面对今年夏天的持续高温天气,山上蓄的水逐渐减少。幸好邬永兵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早早地就买上了水管,并提前去其他地方寻找水源,解了这次鸡鹅的“渴水之急”。
“你看,我家跑山鸡和鹅全是吃粮食长大的,散养肉质更为紧实。而且,这一年多以来,我的鹅只损失了一只,鸡也仅有几十只患病。”邬永兵抱着自己的鹅,带着几分自豪地展示道,这既是他刻苦钻研养殖技术的成果,也离不开镇上相关工作人员余国辉的支持。
“我们经常与小余保持沟通,他时不时会来我们家走访查看养殖情况,一旦有学习的机会或是有用的信息,他也会第一时间通知我。”邬永兵说。
据了解,邬永兵养殖的生鸡和鹅都是纯生态养殖,为了节省鸡禽的部分口粮钱,邬永兵和妻子种了50余亩的玉米和榨菜。在农忙时,邬永兵会主动向附近村民提出自己的用工需求。“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大家都很熟悉农活,我请他们帮忙很放心,也能帮助大家在家实现增收。”邬永兵说。
“今年,我们跑山鸡已分批次出栏,目前存栏100余只,最近鹅生蛋频率高,所以家里的鹅也还有120只左右。”邬永兵细细查看情况后说,“我会继续做好养殖业,同时,作为新农人,我会更加努力发展产业,带动身边村民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