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你看嘛,这些果树都是我雇劳力栽种的,虽然现在正值隆冬时节,树叶都掉落完了,但从枝桠和树势看,目前生长仍然很好,孕育着生机。”近日,在双路镇安宁场村蓬莱农业园,园主余先红一边观察果树生长情况,一边手指眼前的连片果树对记者说。
年近不惑的余先红,曾经在电信行业有一份稳定舒适的工作,但他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毅然辞去这份干了10年的工作,选择了自主创业。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如今有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和四季水果园,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余先红察看果树生长情况
1999年,余先红中专毕业后,应聘到三元镇电信营业厅上班,主要负责电话安装等工作。由于对工作敬业,有责任心,受到领导赏识。于是在2003年,他被丰都电信公司抽调到县城工作,并很快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轻松惬意,也许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渐渐的,我就有点腻烦了。”余先红说,认为年轻人不能安于现状,应趁着年轻,有大把旺盛精力时,积极打拼,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即便是创业失败了,也还有时间改做其他的事。
他做事向来雷厉风行,有了想法就要去付诸行动。2008年,余先红不顾领导和同事们的挽留,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电信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艰苦创业之路。
“我首先开办了一个礼品店,由于经营有方,渐渐地有了人脉,回头客多了起来,收入增加。但我仍不满足,又于2013年开办一个装饰公司,因为有了前面的创业经验,业务也很快做得风生水起。”余先红说。
余先红每月都能有稳定的收入,日子也越过越滋润。但他看到农村还有不少的村民生活比较困难,各级政府也加大了脱贫攻坚力度,为此他总想为贫困村民做点什么。
“正好在2013年的一天,我在路过双路镇双路社区时,看到有大片撂荒的土地,便想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做文章。”余先红说,当时,培植苗木是他关注已久的一个项目,可是苦于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土地。如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目视着眼前大片撂荒的土地,他觉得机会来了。
心动不如行动,余先红和双路社区负责人商量,签订流转合同,一次性流转土地400亩,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栽种了桂花、紫薇、红叶石兰等10余种苗木。但开办苗木园赚钱不是他唯一目的。他告诉记者,这个苗木园主要还是能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因为栽种苗木和日常管理需要雇请大量的人工,当地村民自然成了合适人选。
“自从余老板在村里开办起苗木园后,我就一直在这个园内打工,不但每月可挣上1200元的工资,还因为苗木园距离我家近,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两全其美。”村民陈国兰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不少社会人士也参与其中。双路镇党委宣传委员徐登明介绍,该镇党委政府为助推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重庆煊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安宁场村,在该村实施四季水果项目,这个公司负责人原来就是余先红。
“能为贫困人群做点事是我的荣幸,希望能带领他们脱离贫困走上致富之路。”余先红说,为了该项目能够成功,尽快带领村民致富,他先后组织北京和重庆的果树专家对安宁场村几个组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气候土壤进行检测,最后才确定了地点。
余先红告诉记者,他的果园里有晚熟的青脆李、翠红李、简阳晚白桃、大五星枇杷、丰水梨、香玲纸皮核桃等,果园占地2700亩,其中2000亩土地是村民入的股,等有收益后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红,同时村民还可以到果园务工,等于一份地挣了两份钱。
“为了延长产业链,我把四季水果项目划分出300亩土地用于打造莲花山蓬莱农业主题公园,以便供游客观光,通过赏桃李花、摘桃李果、吃农家饭等活动,吸引游客,推动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余先红说。
据了解,四季果园内的各种果树去年已大部分挂果,预计今年全面挂果后,农户户均将增收1万元,以后每年收入还将逐年增加。余先红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注册水果商标,提高水果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记者 李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