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在长寿,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都因工作爱上摄影,并将摄影融入了日常生活。从双镜头的胶卷相机,到单镜头反光相机,再到后来的数码相机、单反相机……罗显臣、罗林父子俩紧跟时代步伐,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城市的变迁。
镜头见证科技步伐
今年83岁的罗显臣,曾就职于原长寿县档案馆。因资料保存等工作需要,他接触到一台原产自德国的相机。这是他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台相机。
“当时没有多少人会用相机,我就自己摸索,慢慢会了一点皮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也许罗显臣也没想到,从他拿起相机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此生与摄影的缘分。
1967年,罗显臣花80多元,买了一台海鸥牌双镜头相机,在当时,这笔钱是他两个月的工资。彼时,长寿仅有一两家相馆,冲洗照片需要隔几天才能拿到。痴迷于摄影的罗显臣便将自家厕所用来做暗房。为不影响家人,他总是在夜深人静时,用红纸将厕所的灯包起来,一人在暗红的灯光下冲洗照片。显影、定影、放大、调试……一张照片往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才能完成。对罗显臣而言,加班熬夜没关系,只有将照片及时冲洗出来,才安心。
1985年,罗显臣调至原长寿县科委,负责科技宣传工作。也是从那时开始,罗显臣更多地将摄影用于宣传,记录这座城市科技工作的进步。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种田’,达到量增产、钱增收的科技致富之路。这张照片恰好反映了当时长寿县葛兰农村依靠科技种田的真实情况。”罗显臣清晰记得,1990年6月5日,他首次刊发在《人民日报》的作品——《科学种田》,该作品还在《人民日报》同年开展的摄影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罗显臣到邮局领报那天,正好遇到时任长寿县县长徐明虎。徐明虎希望他多宣传长寿,提升长寿的知名度,并批准给县科委配相机。
《人民日报》和县领导的鼓励,给了罗显臣莫大的动力。从那以后,他更加积极地奔走于田间地头,记录并宣传长寿“科技兴农”工作。
《抢财神》《科技赶场》《还是家乡好》……截至2000年,罗显臣累计在《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报刊发表作品286件,其中《人民日报》40件,入选新闻摄影比赛36件;省、市级报刊发表1522件;入选省级报刊摄影比赛19件,获奖7件;市级入选摄影比赛7件,获奖4件。
镜头定格城市记忆
1977年,17岁的罗林高中毕业时,用父亲的相机给班上的同学拍出第一张胶片后,手中的相机就没有再放下过。
罗显臣见儿子感兴趣,也会时常点拨他关于快门、光圈等知识,罗林的摄影技术也突飞猛进。
1982年,就职于川维厂的罗林购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东方135”。这台价值152元的相机,是罗林一年的积蓄。
和罗显臣不一样,罗林在摄影方面更钟情于写生、记录。多年来,他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游走于山间林地,用镜头记录长寿的变化。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 罗林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长寿高楼屈指可数,桃花街还是一片乡村景象。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里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如今的长寿城,高楼耸立、商业繁华、设施齐全,市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处处彰显着都市时尚。
而罗林用镜头记录城市印记的热情一直没变过,平日里,罗林最喜欢的还是拿起相机游走在城市街头。
《夕阳下》《甜在心头》《向远方》……随着城市的发展,为了拍摄到画幅更大、清晰度更高的画面,罗林的相机也在不断更迭。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人都可成为城市变化的记录者。不过和大多数人“到此一游”的拍摄心态不同,罗林几乎每年都会在同一位置拍摄这个城市。时间尺度拉得越长,眼前的景致变化也越来越大,一座座原本很显著的建筑渐渐淹没在高楼大厦中。
罗林说,他有幸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变化,作为摄影人,作为城市记录者,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右为罗显臣,左为罗林)
留下怀旧之门的时光机
“照片就是那个通往怀旧之门的时光机。”如今,罗林父子俩整理出自己曾拍摄的长寿城市发展的照片,显得弥足珍贵。父子俩希望更多长寿人通过他们的影像,在回望城市过往、回忆城市曾经模样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城市的快速发展。
“我要多留下一些珍贵资料,把这座城市的变迁记录下来。”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的罗林告诉记者,一张张褪色的老照片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成长,这是时间赋予这座城市的力量,一年又一年的改变都在影像里呈现。这便是父子俩作为摄影人,对城市的贡献。
尽管已经59岁,每到休息日,罗林仍和摄影爱好者外出采风。有时为拍一个日出的镜头,凌晨便出门蹲点守候……寒来暑往,乐此不疲。记者 袁颖 徐熙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