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灯塔村茶产业全景图
本报记者 李达元
人物名片
隆军
丰都县融媒体中心职工,双龙镇灯塔村驻村第一书记
灯塔村简介
灯塔村海拔350米至800米,辖6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村通过对老茶树进行改良,将原来的老树茶园打造成为了有机老树茶园,有效带动当地有机茶产业发展,也带动了村民实现增收。
受单位委派,我于2023年6月赴灯塔村驻村开展帮扶工作,2024年5月25日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和工作队员与村两委密切配合,坚持党建引领,在全面摸排掌握全村情况的基础上,积极为群众解忧排难,身体力行地指导茶产业稳步发展。
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
驻村后,我和工作队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完善村党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通过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党性。
我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工作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到各项事务中去。
与此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灯塔村党组织阵地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了集办公、学习、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党员活动室。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加强党建宣传,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通过加强党建阵地建设,使党建阵地真正成为党员教育、文化滋养、教育管理的载体平台,使广大党员群众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施展有舞台,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产业
“以前,我们村茶山上的茶叶,就像树叶一样不值钱。近几年经过改良,村民采摘的新茶上市后,将一张张茶叶变成了黄金叶。”驻村后,村里老党员杨建义拉着我的手说。
依托灯塔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把发展茶产业和乡村旅游等作为突破口,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创新模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村茶叶种植规模已达2000余亩,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实现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同时,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将一条产业路直接修到了茶山,修建完善的配套水系,既可灌溉茶树,也保障了其他作物生长所需。
利用灯塔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我还携手村支两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开发徒步、骑行、采摘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打造特色民宿和农家乐;结合坡改梯土地整治项目,发展油菜花供游客打卡拍照;深入挖掘和传承当地文化(观音洞),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吸引力。目前,部分村民已端上“旅游碗”、吃上“旅游饭”。
随着灯塔村乡村旅游渐成气候,村民们种植的土豆、红苕、蔬菜,以及养殖的土鸡土鸭等有了销售渠道,基本不出村就能够卖上个好价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增收。
深入调查摸底
制订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继续把调查摸底作为帮扶工作重要部分,利用农闲和外出务工农民回家的时机,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调查,了解群众最急、最盼、最缺的是什么,为制订帮扶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为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我带领工作队员根据每户脱贫户的具体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我们利用“一键报贫”系统,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做到应纳尽纳;根据监测对象家庭具体情况、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制订“一户一策”帮扶计划。重点在产业、就业、医疗、兜底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每户脱贫户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定期对脱贫户进行回访,了解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帮扶计划。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增强脱贫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我们还积极向派出单位和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和存在的困难问题,争取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加强与其他驻村工作队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重大政策以及惠农政策等进村入户,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积极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工作,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我将带领工作队员继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深化特色产业培育,与村“两委”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努力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