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随着冷空气席卷而来,城市的气温骤降,人们纷纷穿上厚厚的冬装,抵御严寒。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暖经济”悄然升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深入了解“暖经济”的发展情况,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
市民选购冬装
寒冷天气催热“暖消费”
在县城街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市民杜晓薇表示:“天气突然变冷了,我赶紧去买了一件羽绒服和一双雪地靴。现在的冬装款式很多,而且保暖性能也越来越好。”另一位市民李则说:“我已经用上了暖手袋,晚上看电视和睡觉的时候特别暖和。而且我还买了一些便携式暖手宝和保温杯,方便在外出的时候使用。”
记者发现,随着气温的下降,市民们的“暖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冬装和取暖设备外,一些新型的保暖产品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比如,发热鼠标垫、发热围巾、暖脚宝、加热坐垫等,这些产品不仅实用,而且设计时尚,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冬季必备品。
“还好我趁着‘双十一’活动的时候在各大网购平台购买了棉服、保暖内衣等保暖物品。”市民陈圆圆说,“这几天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手脚很僵,正好可以用到我提前准备好的发热鼠标垫和暖脚宝。”
“暖经济”带来商机无限
随后,记者走访了县城几家商场和超市,了解商家们在“暖经济”中的销售情况。县城一家服装店老板李茜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冬装的销量明显开始增加。我们店里的羽绒服、棉衣等都非常受欢迎,特别是一些品牌的新款冬装,更是供不应求。”
另一家超市的负责人杨洋也表示:“取暖设备和保暖用品的销量也非常好。电暖器、暖风机、热水袋等产品也开始畅销起来,在上个月我们就已经增加了库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商场和超市,一些电商平台也在“暖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各种保暖产品的销量都非常可观。一位电商卖家说:“我们的店铺主要销售发热内衣、暖手宝等产品,最近订单量增加了很多,我们都忙不过来了。”
不仅如此,火锅、热饮等纷纷迎来销售小高峰。
“早上吃热乎乎的鸡蛋饼和咖啡才能让身子暖起来。”县城某咖啡店内,购买咖啡的市民江丹丹表示,这几天气温下降,她也将日常点的冰拿铁换成了热拿铁。为他制作咖啡的某咖啡店工作人员也感受到了这一变化。“这段时间,我们店里接到的热饮外卖单明显增多,有时候忙都忙不过来了。”
正值饭点时分,县城一美食街各大火锅店店内已是人声鼎沸、宾客满座。“自从降温以后,来店里用餐的客人明显增多了,日均客流量15到25桌。”县城某火锅店负责人刘峰说,“来店里消费的顾客一般会选择80元至100元左右的套餐,性价比高。”
加强监管确保健康发展
为了了解相关部门在“暖经济”中的监管情况,记者采访了县市场监管局办公室主任金辉。他表示,县市场监管局将加强对冬季取暖设备、保暖用品等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该局也会加大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力度,防止商家哄抬物价。
此外,消防部门也提醒广大市民,在使用取暖设备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事故。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取暖设备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查看产品的质量认证标志,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在“暖经济”升温的同时,市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销售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保暖产品时,可能会盲目跟风,导致浪费。因此,我们在享受“暖经济”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理性消费。消费者在购买保暖产品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商家也应该加强自律,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编后语:
随着冷空气的来袭,人们积极购置冬装、取暖设备和热饮美食等,不仅是为了抵御严寒,更是为了提升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这也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对于商家而言,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推出各种创新的保暖产品和特色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然而,商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坚守诚信经营的原则,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关部门的积极作为则为“暖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市场价格,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些举措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暖经济”的升温不仅仅是经济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的积极应对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暖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温暖和便利。同时,也期待市民、商家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让“暖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股积极力量。
记者:杜宏超
编辑:李玉婷 彭荣庆
审核:王 洁
编审:张博铭
总编: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