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都故事 > 详情
张国象(左)通过手感检查黄蜀葵品质
记者 李达
近年来,张国象夫妇通过在栗子乡建龙村流转土地大力发展食用菌、南瓜、黄蜀葵等产业,并在村上成立丰都县艰创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动本村20多户村民及残疾人一起增收,帮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我是一名先天性视力残疾人,而我的媳妇也是一名肢残三级残疾人。我们在一起她就是我的眼,彼此关照、鼓励,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只为自强自立。”张国象说。
要做自立自强的人
张国象出生于龙河镇石仓坝村三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今年61岁。年轻时,他的视力勉强能够看清物体,由于求知若渴,他一直坚持上学,直到念完高中。期间,他还通过微弱的光感,摸索着学习做饭、洗衣、种地。
“我不仅能够生活自理,还可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虽然我是残疾人,但绝不是残废人。”张国象说,他暗自发誓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名自强自立、对社会有用的人。
26岁那年,张国象遇到了彭淑梅。张国象身体残疾却不向命运低头的进取精神感动了彭淑梅,双方很快确立恋爱关系。彭淑梅发现,虽然张国象眼睛残疾,但是脑子灵活,而且特别勤快。尤其是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相信只要一起努力,以后一定会把日子过好。
结婚后,张国象夫妇进城做起收废品的生意,因踏实肯干,两人很快小有积蓄。之后,夫妻俩又到景区摆摊卖旅游产品。在外闯荡几年后,夫妻俩决定回乡创业。“我们先是养猪、养羊、养牛,后来又养过鸭子。眼看家中要有一些收入时,但因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又让我们全部的努力付诸东流。”张国象说。
张国象夫妇并没因失败一蹶不振,决定从头再来。 这次他们计划搞种植业,通过赴湖南、陕西、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回来后,选择在包鸾、湛普流转土地搞起了茯苓种植加工场。夫妻俩把茯苓菌包分发给附近残疾人,让他们利用当地的便利资源栽种茯苓。同时,尽量招聘残疾人到加工场打工,以帮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
种植茯苓带动村民一起增收
在一次次尝试的基础上,张国象夫妇摸索出一套备受称赞的袋料茯苓菌包栽培新法:将废弃的松树枝以及木材边角料进行袋装,通过高温灭菌接原种,待菌丝长满后即移栽下地。
2012年,茯苓种植基地与加工场初具规模。一天,妻子彭淑梅将手伸进装袋机里清理杂物时,一个工人因操作失误,无意间开启了电源,只听“啊”的一声惨叫,瞬间将彭淑梅的手绞进了机器,造成大拇指被生生绞断,肌腱断裂,手臂皮肤大面积绞伤。
事故发生后,虽然第一时间送去医院抢救,但已无法挽回,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彭淑梅肢体三级残疾。住院期间,是张国象和妻子最为艰难的时期。一方面,种植在山上的茯苓等待开挖,场里的菌种等待接种;另一方医院要找人进行陪护,家里孩子也无人照顾。
“终于等到出院了,因为肌腱没有接好,妻子的手还不能用力,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和进行技术指导。而且经伤残鉴定,妻子的手被确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张国象说,但妻子并没有自暴自弃,继续挑起创业的大梁,手把手地教工人制作茯苓原种和栽培技术。
据了解,张国象生产加工的产品主要经由湖南靖州的茯苓集散地销往国内各地市场。产业发展高峰时,他在湛普、包鸾等乡镇共种植茯苓500亩,引导周边村民一起种植茯苓增收。
围绕市场行情调整种植结构
2016年,张国象夫妇又在栗子乡建龙村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并建起1000平方米的食用菌菌种场和30亩食用菌大棚基地,以向村民发放食用菌菌包的方式带领大家参与种植。
张国象介绍,为了降低风险,他在自己适度培育的同时,还向村上的部分困难村民免费发放菌种,让他们代为培育,对其采收的产品,按2元/公斤的价格进行收购。同时,雇请当地村民到基地管护菌包、采摘菌子,每人每天支付报酬60元,实现家门口打工增收。
“我除了在张老板的基地务工,每年还在他这儿免费领取2000个左右菌种包,等于有了两份收入,一年下来,家里的日常开支也就不用发愁了。”年近六旬的村民雷齐碧说。
张国象的菌种场不但解决了村民就业,还免费为建龙及周边村组100余农户累计发放菌种包约80万包,并亲自为他们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带领大家共同发展、共同增收。
“最近几年市场行情不稳定,我是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比如去年,我除了种植食用菌,还种植了20几亩南瓜,以及种植中药材黄蜀葵30多亩,没想到收益还挺好,今年就适度扩大了黄蜀葵种植面积。”张国象说,上半年黄蜀葵采收后,腾出来的地下半年可种植青菜头。
据了解,在张国象的示范带动下,目前栗子乡有3个村发展种植黄蜀葵350亩,其采收的黄蜀葵由艰创联合社收购并加工后,主要供应给江苏某药材公司,产品市场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