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头条 > 详情
近年来,包鸾镇包鸾村坚持“党建为魂、家庭为根、组织为本”理念,进村入格、进格入院、进院入户,通过“互助会、联席会”把群众组织起来,推动“主体力量、协同力量、指导力量”三种力量常态开展“三服务”,创新“一院两会三事”农村治理新模式。
包鸾村组织留守儿童包粽子(资料图片)
“由‘代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的角色转变,村支两委打造了‘遇事好商量’的基层治理品牌,推进民生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日,包鸾镇包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祝说。
搭建协商决策新平台
“全村自下而上,发挥党组织在社会动员的能力。关注‘一老一小’,根据血缘、地缘、业缘、趣缘、情缘等,引导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群众自发成立各类互助会(协会),重构‘守望相助、邻里互助、老幼自助、社会资助’氛围,成立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鸾婆婆养老互助会、健身互助会、应急互助会等社会组织,让每一个群众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组织,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解决不同的问题,把群众再组织起来,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曾祝说。
据了解,包鸾村由内到外,提高群众参与组织自治能力。在“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基础上,构建党支部领导下的“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互助会代表+N”的村级联席会,通过共谋发展,共商治理、汇聚民声,凝聚共识,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享、活动互办,变“代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实施的全过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始终以群众满意的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此外,包鸾村依据地理位置和乡情宗源为纽带划分院落,通过精心选派院落党建指导员,施行“121”院落微治理模式。“1”即一个院落长,由村民选出有威望、群众认可度高,有组织能力的老党员、退役军人、新乡贤能人担任院落长,明确院落长“4+X”职责(“4”即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矛盾调解、邻里服务4项基本职责,“X”即结合院落实际具体工作);“2”即选出1名院落委员+1名党建指导员协助院落长工作,协助院落长处理院落事务,实行“一院一档”规范管理;“1”即每个院落因地制宜制定院落公约,将村民关注度高的邻里纠纷、公共道德、人居环境等方面纳入院落公约,形成院落事情商量办,公共区域轮着做,自己区域包干做,大事共同帮的院落公约。
探索“三事”分流问题解决新途径
包鸾村通过制定“三事”清单,推动“三种”力量下沉,实现了“三好”结果。
“制定‘三事’清单,即由镇村牵头梳理公共事项及公益服务等大事,网格梳理群众能感知、可触摸的小事,院落协商会梳理清洁卫生、家禽圈养等私事。”曾祝说。推动“三种”力量下沉,即围绕“最小颗粒度”梳理形成“矛盾纠纷清单”,动态清零,做到权责清晰、不推诿扯皮。主体力量,即村干部、包村干部、网格长、网格员、“三官一律一调一访”以“常驻+轮驻+巡驻”方式下沉村和网格,负责社会矛盾纠纷的日常排查化解。指导力量,即县领导、县级部门“一把手”,镇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包联、包案化解矛盾纠纷。协同力量,即县级部门下沉干部、镇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党员骨干、楼栋长、“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配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据了解,包鸾村的“十佳院落长”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现突出、贡献卓越的院落长,在“村晚”公开给予荣誉、物质奖励,连续三年成为“十佳院落长”的可进入功德簿记载。新时代文明积分活动,通过院落公约为导向,功德簿、村民墙为结果载体,积分管理为抓手,切实规范村民的生活习惯和日常言行,营造向善向上的村风民风。
“通过探索,包鸾村现已涌现春分小院、飞鸾稻香居等一大批和美院落,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做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绘就出农村人居环境好、邻里关系好、社会治安好的‘和美包鸾’画卷。”曾祝说。
记者:李达元
编辑:李玉婷 林雪琴
审核:王 洁
编审:张博铭
总编:周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