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志愿者教孩子画画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杨国良 通讯员 付鹏)“婆婆,今天我在‘鸿鹄之家’学习了剪纸,我的剪纸还被杨老师表扬了呢!”重庆市丰都县融智学校学生小瑶(化名)兴奋地说。
“鸿鹄之家”是丰都县为未成年人群体构筑“新家”的一个缩影。丰都县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总户籍人口85万,其中32%以上人口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约1.4万名。“我县每5个儿童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着亲情缺失、生活抚育、教育监护、安全保护等诸多问题。”日前,丰都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委主任代海门告诉记者。
针对一些留守儿童脱管失管的问题,丰都县组建覆盖全县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创新成立如“栗米阳光”“鸿鹄之家”等40多个家庭教育互助点,每年吸引800余名教师参与志愿服务。
留守儿童有了“新家”,如何让他们在“家里”过得开心,是互助会负责人面临的一道难题。丰都县教委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意愿,征集学科专家、教师及家长的意见建议,融入丰都“孝善”文化、移民文化、凤凰文化等,精心打造“六美”课程体系,即“情美家长”家长课程、“趣美学海”学科课程、“艺美人生”艺术课程、“健美体育”体健课程、“慧美国语”文学课程、“智美科技”科普课程,并选派教研员蹲点帮扶,指导课程建设,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养个性化发展。
“以往一到周末,部分乡里孩子就抱着手机玩,看着让人很忧心。”丰都县栗子乡居民汪洋说。针对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群体,丰都县教委联合互助会,建立“一人一档”关爱机制,实现齐抓共管。
作为一名90后农村教师,丰都县南天湖镇一所教学点的教师隆海容扎根乡村已7年,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我报名成为当地互助会的志愿者教师后,对周边的留守儿童倾注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她表示,互助会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产生了积极变化。
“一定不能让志愿者教师流汗又流泪。”代海门说。为促进互助会建设可持续性生长,丰都县推行教师志愿服务“五分五先”激励机制,“五分”即是继续教育“增”学分、入城考调“加”总分、表扬先进“添”积分、服务时长“计”工分、上学优先“算”比分;“五先”则是学习培训、职称晋升、评优选先、干部选拔、工作调动优先。
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介绍,丰都还通过互帮互助、提高家长组织化程度的方式,补齐家庭教育短板:一方面探索试行“星级家长轮值”制度,邀请有特长、有意愿的学生家长参与互助会;另一方面,联动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组建家庭教育巡回宣讲团,开展公益巡讲、家庭教育指导100余场次。(原载于2023年10月30日《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