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时政要闻 电视新闻 丰都故事 丰都党建 政民互动 微视频 全媒体 稿费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详情

预防登革热,健康伴我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

来源: 浏览量:2506 更新时间:2024-10-12 17:05:56

夏末时节,气候变化莫测,高温与降雨中潜藏着巨大的危险。登革热是人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高热,1-2天内可达39-40℃,并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及皮疹等症状,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出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


如果近期有国外和市外工作或旅游史也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潜伏期3-14天,一般5-9天,全人群普遍易感。


二、传播途径是什么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名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在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咬人时把病毒传染出去。蚊子咬了感染者不会立即传播,要8~11天再叮咬才会传播。登革热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一般是1~14天,多为5~9天。在蚊子体内的潜伏期是8~11天。


三、临床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皮疹。


▲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


▲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其他症状:近年监测发现部分登革热病例也表现出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四、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


(一)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杀: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可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二)消灭蚊虫滋生地


封:封盖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排清所有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花盆托盘的积水、闲置容器的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

县融智学校开展“共创文明城 争当文明人”学生和家庭签名承诺活动 热血丰碑—革命烈士故事 丰都县第一届“十大孝善人物”——冉祥 【网络中国节·重阳】九九重阳情 浓浓敬老意 【网络中国节·重阳】县融智学校开展重阳节敬老志愿服务活动
丰都微信公众号
“看丰都”客户端